2016年的CES展上,无论从关注度、展商数量还是技术巨头的倾斜来看,VR和无人机无疑是今年最被看好的重头领域。而恰巧在CES期间,Oculus Rift CV1开始发售,HTC也向公众开放了HTC Vive上市前的最后一个开发者版本(消费版4月开始销售),缺席的Sony PlayStation VR虽然保守,但它和日本游戏工作室的合作稳健。2016年看起来会是一个VR“大年”。
同样在这次展会上,中国的VR厂商也占了不少席位。相比之下,国内参与做VR不晚,不少公司早早投入VR的行业应用领域。
2014年与Oculus DK2同期,有一大批国内的创业团队希望推动自有的虚拟现实头盔;这一波之后,又有不少团队沉淀到各自擅长的领域开发内容、交互设备等等。国内的VR团队既有像暴风一样依靠资本和资源快速布局的厂商,也有像TVR一样专精于内容小而美的团队,还有像3Glasses一样有着十多年行业应用开发经验,熟知“国情”的团队。
这届CES上,我们跟3Glasses CEO王洁聊了聊。王洁此前创办经伟度科技,具有十几年VR行业应用的开发经验,他们是国内最为资深的VR开发团队之一。同时,去年他们通过与上游合作伙伴,将3Glasses虚拟现实头盔铺向全国近1500家的VR体验店,其头盔在国内PC头显中拥有70%以上的市占率。
3Glasses在CES上展出的虚拟现实头盔D2体验
配合智能自行车体验VR
3Glasses目前的进展
王洁告诉我们:硬件上,3Glasses头盔(以D2为主)出货有几万台。大约有50% - 60%是通过跟上游的合作伙伴进入到体验店里,剩下的大部分是发放给开发者或者他们自己在购买。
软件上,通过与开发者的合作,3Glasses手上目前有30 - 40款相对成熟的游戏;另外通过开发者大赛,也已经吸引了近100款的参赛内容。
如何吸引海外开发者?
3Glasses目前近百支的VR内容开发团队,半数来自海外。而海外内容开发者,相比国内的创业团队,他们往往有更充裕的资金和资源,在内容设计上通常会更成熟一些(在HTC负责Vive VR的副总裁鲍永哲在CES期间也与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编辑交流了类似的观点)。
王洁认为对海外开发者产生吸引力,除了积极运营之外,还有几个基本点:
1. 产品本身没有知识产权问题,并且尊重海外开发者的知识产权。比如这次CES上,3Glasses所展示的Epic Games的demo都是获得授权的。
2. 产品品质过硬,这体现在经验和投入上。3Glasses最新版的两款头盔Blubur S1和W1(Blubur中文名是蓝珀),找到了一家顶级屏幕供应商,专门为两款头盔分别定制了双2K独立显示屏幕。这在全行业也是第4家(Oculus、HTC和Sony外)。
3. 用户数量够大。
如何看待VR体验店这件事?
业内对VR体验店的评价一直褒贬不一。一方面,VR体验店能很快教育普通用户,对VR的开发团队在出货和营收上都有正向的回报。同时VR体验店的店主和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常常在产品体验方面投入不足,一些行业人士认为这又会伤害早期的用户。
王洁告诉我们,他们现在的做法是跟广东番禺一些体验店上游的制造商合作,主要提供设备集成、算法上的技术支持,另外就是内容支持。体验店早期提供的VR体验不好,是在于从业者本身不够专业,其次是由他们来拉动VR内容的开发成本过高。王洁认为应该由更专业的团队来提供技术和内容支持,比如3Glasses。
现在在内容方面,3Glasses面向体验店推出了一项“1块钱计划”,即任何一款他们平台上的游戏内容,体验店播放一次,3Glasses内容平台只收取1块钱,而其中70%又会返还给内容开发者。这个做法相比让体验店主们购买或者找人开发内容要靠谱得多,同时每次播放带给内容开发者的回报在现有体验店的规模下又是可观的。
总结VR体验店的价值必然是利大于弊的。首先它帮助教育市场,其次这些体验店的用户和场景帮助提升硬件设备的稳定性,最后因为有正向的盈利它能给到内容开发者早期的回报,帮助VR的内容尽快脱离永远只有“过山车”的阶段。
过去,在没有体验店运营平台的状态下,体验店的店主有时是短视而且无助的,内容开发者也很迷茫——用户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内容。现在3Glasses一面在帮助体验店,一面也向开发者公开数据,告诉他们什么样的内容受普通用户欢迎。
如何看待去年有很多团队要做VR头盔,但最终没有几家出货?又如何看待今年3家巨头进入,“中国VR团队”是否依然存在机会?
回答前一个问题,王洁做了一个很有趣的比喻:同样是烘焙蛋糕,大家拿到同样的水、面粉、糖和奶油,但烘焙出来的蛋糕味道差别很大。其中的门道在于烘焙的技巧还有各种成分的配比。做VR头盔也是一样,很多人以为就是一块手机屏幕,但其实需要很多经验积累。
3大巨头有很强的资金和人才储备,相比来说他们更擅长做“一步到位”的VR产品。而国内团队的机会在于“快速迭代,小步快跑”,尽早推出产品,吸引开发者,提高产品稳定性,丰富内容,实现正向循环。当然,前提是产品能受到国内和海外内容开发团队的认可。
如何看待国内互联网大公司在VR上的投入?
无论是腾讯、乐视还是其他,国内的互联网大公司都对VR表现出了十足的兴趣。但同时,这些公司也是以“新业务”的视角初涉VR领域,逐渐形成对VR的理解,并和行业内资深的VR团队探讨未来什么样的VR是优秀的VR。目前来看,国内互联网公司对内容和推广上能很快给到VR一些帮助。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