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一边大裁员,一边高调上市

昨天刚被爆出启动新一轮大规模裁员,今天就宣布在香港二次上市。贝壳这两个事件,在外界看来,既有些悲情,又令人叹息。

5月11日,贝壳正式在港主板挂牌交易,发行价30.854港元/股,开盘破发。截至收盘时,股价30.75港元,总市值1166.42亿港元。贝壳此次以介绍上市形式赴港,同时保持了纽交所的主要上市地位和交易,并且不涉及新股融资,也无发售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5月10日,贝壳再次传出启动新一轮大裁员的消息。据澎湃新闻报道,此次新一轮裁员涉及产研、运营、中后台等,多个部门人员出现调整。有贝壳内部员工爆料,新一轮裁员整体比例大概50%,几乎涉及所有部门,其中多的达到60%、70%,少的30%、40%,也被称为贝壳重生计划。

如果传闻属实,那么意味着贝壳三轮裁员比例已超过60%。另外,也有多条爆料指出,此次裁员孕妇也在列,并且只给N+1和哺乳期保险钱,目前正在寻求法律帮助。就爆料信息来看,这一裁员比例经纪人部分应该不算在内,产品研发为主要裁员对象。

目前在社交平台,有大量贝壳员工现身说法,表示裁员情况属实,并有大量认证为贝壳员工的用户表示自己被裁。

但针对这一轮裁员传闻,尚未得到贝壳官方的回应与证实。

据了解,5月11日,贝壳还在公司大楼内进行了直播上市,有被裁员工办理完离职手续离开公司的时候还听到贝壳的司歌。

一位被裁的贝壳员工在社交平台上表示,真是讽刺啊,我今天走的时候还听见唱司歌:我们都是一家人,风雨同行。还有贝壳前员工评论说到,司歌里的我们都是一家人和风雨同行目前仅适用于领导的亲信、领导的老部下。

对此,针对这种现象,有网友发表评论称,今天的贝壳应该是楼上哀鸿遍野,楼下歌舞生平吧。

过去一年间,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加大,贝壳关店、裁员、业绩暴跌等负面消息不断。

另一面,创始人左晖意外离世,软银、高瓴、融创等战投资本先后离场,以及年底遭遇美国最大空头浑水做空等,都让这家内地最大中介焦头烂额。

贝壳已启动多轮大裁员,且已有近10万人流失

2021年,贝壳的日子很艰难。

从内部来看,创始人病逝、股东减持、遭浑水做空、大面积裁员;外部环境又遭遇严查经营贷、打击学区房、房地产税改试点、房企暴雷、房市寒冬以及各地持续爆发新冠疫情。

可以说,贝壳这一年多来处在内外交困的时期。彭永东也坦言2021年是贝壳“充满挑战,史无艰难”的一年。

今日,贝壳回港上市这一时间节点,也恰好是贝壳创始人左晖去世一周年。

2021年5月20日,贝壳创始人、董事长左晖因疾病意外恶化离世。贝壳失去了精神领袖,股价当日暴跌10%。

贝壳:一边大裁员,一边高调上市

随后贝壳宣布,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彭永东接任贝壳董事长一职,并任命贝壳首席运营官徐万刚先生为贝壳执行董事。

此后,贝壳开始多次传出裁员的消息。

去年10月,贝壳开始第一次的大裁员动作,主要涉及一线房产经纪人,合计优化总数超过3万人,平台职能部门(含地方)大约2000人。除了裁员外,贝壳的中高管理层人员也面临巨大离职动荡。目前贝壳已经有20多名中层、高层陆续离职,包括一名金融副总裁、两名总经理、高级总监和总监等,甚至有部分管理层选择放弃期权离开。

今年3月,贝壳进行了新一轮的大规模裁员,主要涉及二手和新房交易服务事业群,整装大家居事业群与普惠居住事业群基本不受波及。贝壳内部人士透露,本次二手和新房交易服务事业群部门主管接到通知,人员优化比例为10%。

针对裁员传闻,贝壳曾回应称,2021年以来,行业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公司对上海地区金融等部分业务进行调整。并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为员工优先提供内部转岗机会。

5月10日,贝壳再次传出“启动新一轮裁员”的消息,有的甚至提到贝壳最新裁员比例达50%,不过这一消息未得到官方证实。有知情人士表示,裁员自上而下、不只针对普通员工。“五一” 前已有相关职能部门接到通知,盘点某些级别以上员工的薪资期权、计算他们的裁员赔付成本。

从财报数据来看,贝壳找房的门店数量和经纪人数量开始减少。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贝壳门店数量为51038家,而2021年6月末时,贝壳门店数量为52868家。仅2021年下半年,贝壳就关掉了1830家门店。

同时2021年二季度,贝壳的经纪人数量在54.86万人,到了三季度经纪人数量锐减到51.55万人左右,相较二季度下降了6%;到了四季度,贝壳经纪人数量仅剩45.45万人。

从贝壳公司员工数量来看,根据年报数据,2020年年末贝壳共有员工119658人,到2021年末也已减少到110082人。

也就是说,2021年下半年,接近9.41万经纪人离开了贝壳;而员工数量也减少了近一万人,侧面印证了优化传闻。

贝壳亏损加剧、毛利润大降,股东集体大撤退

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了解到,受市场下行和房企爆雷所累,房产中介公司们出现了业绩集体跳水。即便贝壳贵为“龙头”,也无法例外。

此前贝壳发布了2021年财报, 由盈转亏,全年净亏损5亿多元。

房地产行业的整体下行趋势与贝壳逐渐下降的交易额,将贝壳这一交易平台与消费者、经纪人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

分单个季度来看,二季度之后,贝壳的成交额GVT就开始出现显著下滑,三季度的GVT更是掉了超过两成,二手房的交易锐减,新房环比也在持续下滑。

从贝壳的营收结构来看,收入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二手房交易、新房交易、新兴服务和其他服务。据2021年财报,三项收入占总营收之比分别为39.6%、57.5%、2.9%。

显而易见,二手房交易与新房交易是贝壳的主要营收来源,营收贡献超过97%。

贝壳董事长兼 CEO 彭永东表示, 2021 年是贝壳「充满挑战,史无艰难」的一年,这些在财报中反映地尤为明显。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贝壳全年总交易额达到3.85万亿元,同比增长10.1%;营业收入808亿元,同比增长14.6%;净亏损5.2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经调整后净利润为22.94亿元,同比下跌近60%。

2021年第四季度,贝壳总交易额为7324亿元,同比下降34.6%;营业收入178亿元,同比下降21.5%;净亏损为9.33亿元,调整后的净利润为4200万元。

另外第四季度,贝壳现房交易规模同比下降39.4%,新房交易总金额同比下降24.0%。贝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也因交易规模大幅下降,从2020年227亿元下降21.5%至2021年178亿元。

贝壳:一边大裁员,一边高调上市

虽然营收业绩亮眼,但贝壳运营亏损、毛利和第四季度业绩下滑。2021年全年净亏损达5.25亿元,2020年刚刚实现盈利的贝壳,开始由盈转亏。

数据显示,贝壳近四个季度的毛利润分别为48.16亿、53.33亿、28.0亿和29.15亿元,该年四季度同比大幅下滑超46%。

除了毛利润,贝壳在毛利率上的表现也不尽人意。

2021年四个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23%、22%、15.2%和16.4%,上半年波动并不明显,但在下半年贝壳毛利率退步明显,第三季度相比第一季度下滑了8%左右。

相比较之下,在2020年第二季度,贝壳毛利率曾一度超过30%,如今的毛利率只有高位时的一半。

从全年数据来看,贝壳的毛利润也从2020年的169亿元,下降至了2021年的158亿元,同比下降6.2%;毛利率从2020年的23.9%下降至2021年的19.6%。

贝壳:一边大裁员,一边高调上市

CFO徐涛解释称,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一是贡献利润率较低的新房交易服务在收入结构中的占比持续提高;二是链家经纪人的固定人工成本及交易支持人员的人工成本占比上升,导致存量房交易的贡献利润率下降。

不过,贝壳的困境,远不仅如此。

贝壳业绩下滑的同时,股价也大幅缩水。2021年以来,贝壳股价一路下行,总市值如今已经跌至137亿美元左右。

受房地产市场行情、浑水做空等多重影响,软银、高瓴资本、融创等老股东们相继出手减持。

首先是融创中国,在2021年下半年两次减持贝壳。据公开资料,融创先后两次抛售约4535.2万股贝壳ADS,合计套现10.84亿美元。其次是软银旗下机构,在2021年2月8日至年末期间也减持约3200万股。

和腾讯一同在2016年就参与链家B轮融资的高瓴资本,也相继出手减持。

根据2月15日高瓴披露的信息,其持有贝壳8909万股A类普通股,持股比例为3.3%。而一年前,高瓴资本在贝壳中的持股比例约为5%,投票权为1.5%。这意味着,高瓴资本减持了1.7%的贝壳股份。

今年2月28日时,贝壳主要股东为Propitious Global持股24.80%,腾讯持股11.50%,软银持股6.1%,彭永东持股3.1%,单一刚持股1.3%。

到今年5月5日披露的贝壳股权架构中,高瓴资本已经不在其中。腾讯的持股比例也从12.3%降至10.8%,不过仍然是贝壳最大的机构股东。

目前,从最新披露的股权详情来看,港交所上市后,贝壳董事长兼CEO彭永东持股占比4.8%,较美股高1.5%,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单一刚持股2.7%,较美股高1.4%,由左晖家族信托最终控制的Propitious Global 持股比例为23.3%,较美股低1.5%。

对手们虎视眈眈,贝壳压力巨大

虽然贝壳已经是行业龙头,但基于所处行业进入壁垒不高,贝壳仍然面临来自行业现有竞争对手和强大的跨界竞争对手。

如今,越来越多的玩家逐渐涌入房产交易这个领域分一杯羹,贝壳的生存空间更加艰难。

一类是传统开发商,比如龙湖的“塘鹅”、万科的“朴邻”,碧桂园的“有瓦”、富力的“富邻”等。开发商手握自有房源,和业主比较熟悉,天然自带优势。

另一类是互联网公司,比如阿里、京东、字节、快手。

2010年,淘宝最先试水房产频道,尽管没有溅起多少水花,但作为先行者,其正式开启了互联网卖房的新思路。

2014年,京东也开始试水地产业务,三年后,“京东房产”上线,并挖来原搜狐网副总裁、搜狐焦点总经理曾伏虎主持工作,任房产业务部总经理。同年,苏宁也上线了房产频道。

此后,短视频平台也开始蠢蠢欲动。

2018年,基于今日头条房产频道,字节跳动成立房产信息平台“好多房”,2019年更名为“幸福里”,为用户提供房产信息资讯和促成房屋交易。

2020年,阿里和易居联手推出“天猫好房”,提出了“让天下没有难卖的房子”的口号。之后,双方深度合作,推出“好房双11”等活动。彼时,在杭州阿里总部召开的发布会现场,吸引了百强房企中的大部分董事长与总裁,掀起了一波行业热议。

与阿里、字节、京东等不同,腾讯跨界地产的方式更加简单粗暴,先后直接投资了乐居、链家、贝壳找房等房屋信息和中介公司。

不甘心只直播卖房的快手,也将业务拓展到了线下。

今年4月,快手电商成立了房产业务中心,探索大宗线下交易业务,且该中心负责人直接向电商负责人笑古汇报。

尽管贝壳有着巨大交易规模的老大哥优势,但面对群狼环伺的竞争环境,也不得不有所警惕。

为了应对挑战,贝壳尝试讲出一些新故事,将触角伸向家装与长租房赛道上。

去年下半年开始,贝壳重金砸入大家居和普惠居住业务,不过成效甚微,市场也并不买单。

众所周知,近两年长租房业务暴雷的事件也不少。比如资金链断裂、App房源信息全部下架,青客公寓资金困难、巨亏后破产清算。

而家装业务挑战与压力巨大,在装修设计、采购、售后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企业有强大的供应链实力与管理能力。

更重要的是,这两个赛道,一方面房屋租赁在过去多年创业市场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是个微利赛道,且需要极强的运营能力才能玩转;另一方面,互联网家装赛道也已上演了数轮资本大战,但至今没能解决非标化、品质保障等痛点,难生长出营收超10亿元的装修公司。

从贝壳2021年第四季财报来看,包含家居装修和房屋租赁在内的新兴服务收入仅为5亿元,营收占比仅2.9%,对营收贡献有限。

明显,在房产经纪外,租赁、家装、家居等业务,难以成为贝壳的第二增长曲线。

不过,贝壳的互联网竞争对手也不是特别好过。

2021年4月,易居收购了阿里所持天猫好房85%股份,折合收购对价约18.6亿港元。从2020年7月到2021年4月,不足一年的时间,阿里与易居从深度合作,到主导权旁落,也直接说明了这次阿里踏入房地产领域宣告失败了。

而京东的房产业务部门,目前在市场上也已经没有了任何动作和声量。

相比之下,2021年年底,字节跳动宣布拆分旗下房产业务幸福里,并启动融资计划,引入外部战略股东,潜在投资人包括红杉中国、中金等财务投资基金,也包括万科、碧桂园等产业资本,拆分后的幸福里将作为独立公司运营发展。

就目前来看,大概率字节是互联网玩家中的最大潜在竞争对手。独立发展后的幸福里,或许将会匀出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参加到房产市场的竞争中。

从模式上说,贝壳是从线下做到线上,而幸福里是从线上往线下进攻,双方之间不可避免会有一场巨大的争夺战。

对贝壳来说,手握资金、技术和流量的字节,显然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对手。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