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看余芳:这波熊市,大部分区块链媒体可能死掉丨区块链十人谈

雷锋网AI金融评论按:如果说2017年是属于虚拟货币的一年,那么2018年的区块链将是生态和应用的一年,随之而来的也将是新的玩法、新的赚钱姿势。为此,雷锋网推出“区块链十人谈”(十人者,取是知众人博所长之意,非实指),结合多名采访者在互联网和科技圈中的丰富经验与在区块链时代的最新实践,讨论如何将区块链与互联网生态更好地结合落地。本文是“区块链十人谈”系列访谈的第六篇,雷锋网AI金融评论与币看(BitKan)CEO余芳进行了交流。

核心观点

未来,随着这波熊市,现在涌现的大部分区块链媒体可能都会死掉。

到目前为止,区块链行业还是处于一个空气币项目占主流、真正有价值的项目占少数的阶段。所以我认为下一个阶段应该反过来才正常——真实项目占多数,空气类项目占少数。

我对一些传统行业转型做区块链持非常怀疑的态度。因为,首先他们不会自己革自己的命。其次,如果仅仅拿一小块做实验,不从整个体系和架构做创新,根本不可能带来本质的变化。

****

2018年3月刚过,成立5年有余的币看(BitKan)迎来重要时日——完成1000万美金的B轮融资。

币看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于数字货币资讯的网站,集合行业资讯、实时行情、挖矿监控、钱包服务等基础功能。此轮融资由中云辉资本领投,IDG资本和比特大陆跟投。2016年4月,币看完成1500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比特大陆。

币看余芳:这波熊市,大部分区块链媒体可能死掉丨区块链十人谈注:币看CEO余芳

币看CEO余芳向雷锋网AI金融评论表示,此轮融资过后,产品品牌的全球化扩展将是公司近一年到两年内的战略重点。「因为数字货币垂直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我们会根据发展的情况,将后期战略提前或提后。」

与此同时,币看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新推出的付费内容社区“K站”。如雷锋网AI金融评论此前报道,K站基于数字货币内容领域三大痛点进行建设:

  • 设置共享经济机制,支持多样化主流数字货币支付;

  • 将社区内容的鉴定和评价权利交给专家;

  • 鼓励以小社群形式建立端到端的优质粉丝群,沉淀高质量内容,同时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同时未来还将提供微博、长短文、视频、问答等功能,做成开放式API。

在内容价值激励方面,K站在社区中设计了平台币KAN,主要用于内容付费的手续费折扣、钱包中币币交换的手续费支付等场景。

那么,币看团队对这一运行共享经济机制的内容付费社区到底寄予了哪些商业价值上的希望?余芳表示,数字货币是一个集技术变革和投资机会共存的非常典型的行业,用户的平均投资能力和理财能力相对较高。我认为有了这些用户,并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社交关系,在这个行业中就会处于一个非常好的优势和位置。

即便如此,在当前数字货币行业泡沫大于真实的大环境下,币看依然面临一个现实问题——作为一家科技公司,来转做内容付费产品,左不敌传统金融企业,又不敌主流媒体,如何保证文章质量而让用户买单?

余芳告诉雷锋网AI金融评论:

我们的优势不在于能构建一个优质的、令人惊艳的专业媒体,而是去搭建一个公立、公正、平等、分享的平台和土壤。


基于币看前期积累的优质项目资源,聚合更多的媒体和声音,让用户能够一站式获取更多的信息源,让他们自己去点评、去判断

对于之后入驻社区的项目方,币看对其收费原则保持一如既往的风格。余芳表示,我们的收费标准来自于他们是否借助于我们的平台向外传达了特殊的信息或服务。她说:

比如,某一个人对某个项目有很深的见解,他在社区里分享了他的经验和思想,这些内容具有投资建议的价值,那么如果他在社区设立收费的门槛,我们也会向他收费。如果他提供的服务是对大众免费的,我们也会对他免费。就是这样的逻辑。

除此之外,在此轮融资信息发布前夕,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AI金融评论也就目前区块链和数字货币行业讨论最多的议题,和余芳进行了一次对话。

在这位技术出身现在是一名币圈人士的余芳看来,其对目前链圈和币圈水火不相容的现象表达了不解。余芳说,一项技术很难被传播开来,一项应用却很容易做到。区块链技术能如此大范围的被公众所知晓,都是来自比特币的功劳。「只是因为现在行业存在很多泡沫和虚假项目,而闭口不谈数字货币,我认为不应该这么极端。」

余芳还表示,随着行业纷纷入局区块链,这轮熊市会让目前涌现的大部分区块链媒体死掉。因为空气类项目跑路的跑路,留下的真正优质项目并没有那么多资金去供养这么多媒体。

那么,随着BAT巨头的陆续入场,区块链技术要让所有老百姓都参与进来还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数字货币支付要与电子支付抗衡,可从哪些方面取得场景突破...不妨来看余芳是如何解答的:

只谈技术的团队都会被社会淘汰

雷锋网AI金融评论:您怎么看待现在币圈和链圈互相diss对方的现象?

余芳:我觉得很奇怪。整个区块链技术来源的本质以及能如此大范围地被公众所知晓,都是因为比特币。一项技术很难传播,但应用却很容易。也是因为比特币的应用才让全球不同的社区、行业知道了背后的技术。

之前我们刚接触比特币的时候,那会儿还不叫区块链技术,而叫比特币技术。21世纪10年代前几年,为了区分比特币和比特币技术,(业内)才把比特币技术叫做区块链技术。

所以,现在大家避而不谈数字货币只谈区块链,我觉得反而不应该这样看。目前来看,区块链技术最成功以及传播最广泛的应用就是数字货币,虽然它现在存在非常多的行业泡沫和虚假项目。

我们要正确以及正向地去认识这个问题,因为所有的行业发展必然会经历这个过程。大家不要这么极端。作为一名技术出身的人员来看,我认为未来只谈技术的公司或创业团队,都要被这个社会淘汰

所有的技术,都应该被应用到一些实际的产品和应用中,除非你现在能做出比比特币接受程度更高、或者比比特币更牛逼,自带技术和金融体系的应用,我认为这才是成功的。

雷锋网AI金融评论:去年8月的时候,您曾经说过区块链商业化时代还没有来,那近期随着BAT都陆续入场,以及他们在基础设施上有了架构的支持,不知您的看法是否发生了一些改变?

余芳:没有太大的变化。纵观整个互联网变革的路线来看,真正互联网巨头的诞生,都不是在原有的巨头基础上演化而产生的,全部都是一些新的创新企业。

在区块链领域,本身与技术就是强相关关系。技术能够真正发挥价值,还在于其应用价值。然而,这些技术到底能够应用在哪些领域,还需要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虽然目前数字货币领域充斥着投机性、泡沫、空气币等等不良因子,但正是因为这种模式,才让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并逐步去了解他们投资的某个数字货币背后的技术以及项目团队。

现阶段,数字货币领域的空气类虚假项目和真正有价值的项目在抗衡,可能前者占了90%以上。随着熊市的破灭,空气币项目在此会形成一个较为良性的占比。到了第二个阶段,二者很有可能会反过来,真正在做产品的项目可能占了八成,而前者最多占两成。

即便是真正有价值的项目,现阶段成功的概率也很低。因为时机还不成熟,现在大家看到的都是假象。

传统行业转型做区块链,很难带来本质的变化

雷锋网AI金融评论:现在行业入局区块链人潮涌动,在您看来,有没有什么问题是行业还没有意识到的?

余芳:现在「人潮涌动」进来的,多是两类公司。其中一类就是区块链媒体,因为他们转型成本相对较低。现在互联网格局这么大,最后留下来的主流媒体也只有少部分是受到公众认可和信任的。其实主流媒体只需要那么一些,现在疯狂涌现出来的几百家区块链媒体肯定是不正常的现象。

未来随着这轮熊市,大部分区块链媒体可能都会死掉。因为它们会逐渐失去供给,比如很多项目都不赚钱,跑路的跑路,留下的真正优质项目并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去「供养」这么多媒体。除非去烧投资,那也顶多烧1-2年的时间。如果牛市稍微持续长一点的时间,媒体一定会稍纵即逝,只会留下一些有其他业务收入来源的主流媒体。

对于其他一些传统行业转型做区块链,我本身会抱着非常怀疑的态度。因为,首先他们自己不会革自己的命,其次,如果仅仅拿一小块做实验,不是从整个体系、架构做创新,根本就不可能带来本质的变化。

只有勇于重新构建业务模式的公司才能够迎接技术变革带来的新潮。

雷锋网AI金融评论:  让老百姓全都接触到区块链技术并参与进来,您认为在区块链技术的研发上面,需要什么条件?

余芳:说实话,未来的区块链技术并不会是全部的老百姓参与进来,肯定还是集中在少数群体之间。那些拥有互联网思维,并结合区块链技术领域的人才会比较关注这一块。

区块链领域是需要一定的技术门槛的,它是属于少数人的。虽然它本身开源,每位程序员都有机会看到和学习源代码,也能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直接开发出一个更优秀的开源社区软件产品,但要看懂比特币或以太坊相关协议,仍需要一定的功底。

数字货币支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雷锋网AI金融评论:目前来看,电子支付已经足够发达,人们完全没必要改变现有的支付方式去选择比特币支付。在支付应用上,您认为区块链技术可通过哪些方面来取得更多使用场景的突破?

余芳:  首先,我认为数字货币支付还属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如果要对抗电子支付,不论是从价格稳定性、支付便捷性、流通性,还是信任的接受程度,都没有太大的优势。因为支付本身就依赖大众基础以完成高效运行。

我们为什么聚焦数字货币行业的内容支付,主要是因为这个行业已经接纳了这种模式,所以对他们来说,成本是比较低的。

但如果使用数字货币来支持其他行业的内容,目前来说是行不通的。因为我们都不清楚未来哪种数字货币会成功,不管是比特币还是以太坊都不能确定。

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应用,未来一定能在法币、电子货币,以及国与国之间,或者国内之间,实现技术的延伸,从而变革现有的法币或法币与法币之间的兑换机制。

雷锋网AI金融评论:看好哪些国家市场的机会?

余芳:总的来说,我们现在的用户群更多还是在中国。中国的生态、包括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爱好者的热情,并不会因为政府监管而消失。

去年,整个中国市场的用户进一步被曝光,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投机者。这部分人创造的价值不高,所以会在这轮熊市中被逐步淘汰掉,但中国市场仍然具有很大潜力。不管是在全球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还是在人口基数上,都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其次,我还比较看好美国,它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国家。从数据上看,美国、中国、俄罗斯、韩国在这一块较为关注,但日本更多是驻日华人在投资or投机。

另一方面,欧洲和美国对数字货币的认知,以及在区块链上的技术发展,整体要优于中国。但和中国一样,区块链行业的相关政策还不够明朗。

印度其实也是一个人口基数很大的国家,其民众和技术分子,对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较高,他们很乐于参加此类投资行为。虽然,在经济实力上,该国和中国还不能匹配,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国家。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币看余芳:这波熊市,大部分区块链媒体可能死掉丨区块链十人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