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没有冬天,所有金融机构都会成为智能金融机构。
百度副总裁张旭阳如是说。在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到金融行业,互联网巨头频频牵手银行的今天,这位曾是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的“银行老兵”,已经华丽转身,成为百度旗下分管理财和资产管理业务的副总裁。
雷锋网AI金融评论报道,12月6日,在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百度副总裁张旭阳表示,由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和大数据(Date)组成A、B、C、D金融科技,将推动金融向智能金融转变。同时,他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将会有两个重要特征:产融结合和数融结合,人工智能从基础层到运用层都会在金融科技各个方面加以落地。
以下为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AI金融评论摘取的张旭阳演讲重要观点。
智能金融随时、随地、随需、随人
智能金融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重构金融服务:
1、风险定价与管理:通过远程授信、反欺诈、风险管理技术,使得平台能更好了解投资者的风险承受意愿和承受能力。在借贷体系下,更好了解用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从原来所谓滞后的、被动的、局部的风险管理向所谓实时、主动、全面风险管理转变。未来随着区块链的技术使用,可以做到追踪和定义小微企业的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2、深刻理解用户:挖掘海量信息数据,精细产品模型,实时反馈产品引擎。移动互联网时代所谓的爆款产品实际上是标准化的金融产品,比方说货币市场基金和支付工具。随着人工智能的介入,金融产品如信贷业务,或者线上服务将会相对个性化,千人千面的智能投顾产品将会面向投资者推出;
3、技术驱动商业创新,包括应用层和技术层的种种变化,整合技术产业链;
4、扩展服务边界,将会降低获客成本、运营成本和风控成本。
银行券商保险信托都会成为智能金融机构
互联网金融没有冬天,不管是银行、券商、保险、信托,未来都会成为互联网金融机构,都会成为智能金融机构。
1、金融科技的内涵会不断的深入。从1.0的移动互联网,到2.0的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
2、金融科技的参与者会增加,金融服务对象不断拓展,从有银行征信的客户,到没有银行征信的个人客户,再到小微企业。
3、业务范围在扩大,从支付、信贷,到未来金融核心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保险科技。
张旭阳告诉雷锋网AI金融评论,金融科技各个能力会在整个金融的各个环节上不断体现,通过知识图谱、用户画像、LBS技术,帮助资管机构分析市场,做好债券风险预警,通过活体识别、大数据风控、信用反欺诈去做信贷业务。整个人工智能从基础层到运用层都会在金融科技各个方面加以落地。
产融结合和数融结合
未来人工智能阶段还会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1、产融结合
人工智能阶段很重要的特征是软硬结合,人工智能公司要不断的提升、获得算法,比原来更深入介入场景,而这种场景的数据来源于服务和制造行业。未来如果想形成一个闭环生态,就需要从人工智能到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在推动制造业提升,制造业产品服务再不断产生新的数据,数据反哺人工智能的算法提炼。这过程中很多技术公司会双重驱动,AI+MA,技术公司会越来越重,资产负债表也会越来越重。同时,人工智能需要并购基金、产业基金以及VC、PE等金融机构的融合。
2、数融结合
以往认为资产是线下形成的,但随着数据成为各种有价值的资源,给数字确权、定义、交易和存储,通过区块链技术会把数据变成数字资产,在线上生成,即资产数字化和数字资产的创造。
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合作3种模式
创设模式。百度和中信银行合作的直销银行——百信银行即为此种模式,这也是依托中信银行的产品研发及创新能力、客户经营及风险管控体系,以及百度的互联网技术和用户流量资源。
共建模式。以BATJ和国有四大行的合作最为典型,比如百度与农行,百度与中国农业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合作领域主要是金融科技、金融产品和渠道用户,双方还将组建联合实验室、推出农行金融大脑,在智能获客、大数据风控、生物特征识别、智能客服、区块链等方面探索。
赋能模式。科技公司开放自己的技术能力、平台获客能力和风控能力给金融机构,共同推动金融科技和智能金融的发展。
百度金融布局
百度金融也在通过智能获客、身份识别(包括图象识别、人脸识别、声音识别)、大数据风控、智能投顾、金融云和区块链上拓展技术边界。
同时,百度也在赋能金融机构,为大型金融机构提供整体化解决方案,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更灵活的产品服务方案,包括从思维引擎、金融决策大脑、感知引擎、身份验证、欺诈风险识别、信用风险评估、智能催收、ABS设计发行、区块链技术。到目前为止已经有400多家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合作,每天提供超过100万次的对外金融服务的查询服务。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