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内BAT在云计算领域热衷于整体升级建制不一样的是,美国云计算Top3的公司(亚马逊、微软、谷歌)正在云计算市场的一个非常不同的角落展开竞争:云游戏。
图片来源:pixabay
虽说微软早就是游戏领域的大玩家,但是这个激烈竞争的信号却是亚马逊发出来的。
近日,据报道,亚马逊正秘密开发一款可以绕开昂贵的游戏机的游戏流媒体平台,即云游戏。
推出时间是2020年。
这不仅是亚马逊完善视频、音乐、图书、粘片存储等媒体服务的重要一环,也将让它正式与云游戏巨头展开竞争。
目前,游戏巨头包括索尼的PlayStation Now、微软、谷歌、Nvidia和Electronic Arts。
何为“云游戏”?
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云游戏的概念。
云游戏可以让玩家无需配备高性能主机就玩上大型游戏,支持多款流行主机游戏。玩家只需利用家中的接收设备接收来自于云端的游戏内容和数据信息,而操纵杆、手柄等设备的操作信息也会反馈到云端,整个游戏的主机就是千里之外的云服务器。
云游戏将摆脱手柄的束缚,图片来源:pixabay
也就是说,我们使用普通笔记本甚至是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就可以玩上PS3游戏,不用考虑是否拥有游戏主机,不再需要购买光盘或下载视频游戏,真正做到随时随地玩PlayStation和Xbox。
亚马逊开发云游戏:动作在加速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登陆亚马逊官网也发现了,该公司在招聘网页中正式出现“云游戏软件开发工程师”的需求。
亚马逊是这样描述的:
在亚马逊,我们的目标是创造出色的游戏。我们相信突破性的游戏可以重新定义玩家体验的界限,并改变世界看待数字娱乐的方式。游戏有能力将人们大规模地联系起来,创造这些体验,将产生一些未来媒体和艺术中最有影响力的声音。我们寻求世界上最好的开发人员加入我们的团队,成为这个愿景的架构师。加入我们,您将拥有Twitch、AWS和整个亚马逊生态系统的强大功能,以塑造游戏的未来。
当亚马逊在2014年收购Twitch时,许多人想知道这是否会导致它推出更大的游戏服务。
2017年,亚马逊收购英国云游戏后端专业厂商GameSparks,让这种可能性得到了加强。GameSparks的技术目前已经部署在亚马逊的AWS服务中——该服务专门针对游戏发行商,提供他们所需的一切,从游戏技术到服务器、分析、后端服务等等。
现在,亚马逊的Alexa获得空前发展,通过语音控制游戏机成为了可能,语音服务完全激发了消费者的兴趣。当然,在VR/AR领域的动作也让亚马逊带着绝对实力进入非常激烈的竞争领域。
微软是大玩家
要知道,微软长期以来一直是游戏领域的大玩家,因此具有先发优势。
在2000年,微软推出了Xbox游戏机,增加了人们玩游戏的方式。在2018年10月份,微软表示将开始测试云游戏产品,其项目xCloud将适用于移动设备。微软在2018年1月收购了PlayFab——这是一家为游戏开发商提供基于云工具的初创公司。
在2018年6月的第一大的游戏大会E3游戏展上,Xbox老大菲尔斯宾塞宣布微软实际上正在研发一个云平台(很可能就是Xbox Game Pass的升级,目前订阅该服务后就可以享受库内的上百款游戏)。
微软一直觉得在游戏方面,会对索尼有所超越,那次E3展上连续展示了约50款游戏(但大部分不是独占),让自己的工作室名单也扩大了一倍,并且扬言大幅提升了Xbox Game Pass服务,并表示云服务将是下一步的重点。
谷歌的努力在哪里?
当然,雷锋网也看到了其他公司在视频游戏流媒体服务方面的动向,包括Google的Project Stream和Electronic Arts的Project Atlas。
谷歌在2018年10月份首次宣布在这个领域的布局。当时它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解释说,最大的挑战是减少通常在线流媒体内容带来的滞后或缓冲。
Google产品经理Catherine Hsiao写到:
“我们一直致力于Project Stream,这是一项技术测试,可以解决流媒体的一些最大挑战。”
“对于这次测试,我们将推出一款最苛刻的流媒体应用程序——轰动一时的视频游戏。”
“在看流媒体电视或电影时,消费者在开始时会遇到几秒钟的缓冲,但流媒体高质量游戏需要以毫秒为单位测量延迟,并且没有图形质量下降,这要请非常高。......我们谷歌的灵感来自花费数年时间的游戏创作者制作这些令人惊叹的世界、冒险和经历,我们正在构建我们希望支持并赋予这种创造力的技术。“
传统游戏公司布局虽更早,但捉襟见肘
云计算的本质是让企业“卸载”传统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而眼下,这种潮流正让占据最大网络流量的视频和游戏领域变得“更轻”。
但是,我们不禁疑惑:亚马逊、微软和谷歌都不是正统的游戏公司,他们会做好游戏服务吗?或者说,正统游戏公司没看到这一趋势?
实际上,全球视频游戏领域Top级公司索尼早就在发力,但是由于其不具备真正大规模的云计算能力,因此基本上我们看不到其对市场产生的重大冲击。
雷锋网此前报道,2015年4月3日,索尼娱乐宣布收购云计算游戏公司OnLive的多项资产,其中包括关于云计算游戏服务的140项美国和国际专利。此外,OnLive还表示OnLive Game Service、OnLive Desktop和SL Go等服务在当年4月30日停止了运营。
这一年,索尼也宣布推出游戏流媒体服务PlayStation Now。2012年,索尼宣布斥资3.8亿美元收购美国云游戏公司Gaikai,成为云游戏崛起的先兆。
作为推出了《刺客信条》、《波斯王子》的优秀游戏制作公司Ubisoft而言,其对云游戏却十分期待。
在E3上,Ubisoft 的 CEO古利莫特就曾预测:
“最多再经历一个10十年的主机时代,所有的游戏都会成为云游戏,是所有的游戏。”
这里,雷锋网引用下CNBC的报道,OnLive前CEO Perlman(史蒂夫帕尔曼)对亚马逊进军云游戏这件事不太看好:
“亚马逊不是一家游戏公司,谷歌也不是。索尼是一家游戏公司,但他们没有云计算能力的存在。但是微软不一样——微软结合了云计算和游戏两种实力。”
Perlman了解这个市场带来的挑战。他在2007年创立了OnLive,虽然后来主要业务打包卖给了索尼,但是索尼并没有大规模的继续聘用那些原本开发云游戏的工程师们。相反,在Perlman的职业生涯早期,他向微软出售了WebTV,该团队的一些成员一直在微软的Xbox 360控制台上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微软在2012年还专门对OnLive资遣员工产生兴趣,打算将这部分员工招进Xbox和Kinect项目。“我们渴望与这些受OnLive过渡影响的开发团队或个人交流"这是微软发布的信号。据微软介绍,新员工可在山景城和微软华盛顿雷德蒙德总部工作。
这相当于,微软很好地在利用云游戏人才的技术和经验,而索尼由于缺乏云的基因,加之在最近一届E3上几乎完全抛弃PlayStation Now,在市场上显得乏力。
虽说历史终究滚滚向前发展,但是在把握趋势这件事上,过于超前,也可能不会成功。
Perlman就是很好地例子。
也许10年之前,他们团队就已经实现了通过连接到远程服务器来玩游戏,但它从未进入大众市场。那时候苹果和谷歌还没有成为移动应用商店的主要玩家,云厂商也没有将精力放在云游戏的开发上。
现在,这股风要吹起来了么?云计算厂商会对游戏行业带来颠覆么?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