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大规模应用还是趋于消亡,区块链发展中的五大阻碍因素

雷锋网AI金融评论按:本文译自Medium,作者Kai Stinchcombe,是一家名为True Link提供投资及理财建议服务的金融科技初创公司创始人兼CEO,目前已获得共计七百万美元的融资总额。

2017年行将谢幕。从目前来看,区块链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大规模广泛应用,这个目标在短期内似乎还未能实现。和现有的通行技术与行业架构相比,区块链还受到哪些制约与阻碍,又该如何才能推动区块链技术真正大规模落地应用?雷锋网AI金融评论报道,本文作者从虚拟货币的支付性能、智能合约漏洞、加密设计与虚拟货币交易中的监管抉择等五个局限因素来反思区块链发展的不足,为区块链行业的未来走向提出警告和建议。

未来十年大规模应用还是趋于消亡,区块链发展中的五大阻碍因素

人们一直在讨论,区块链技术,和建立在区块链基础上的虚拟货币,如比特币,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整个世界。然而,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投入了数以十亿计的美元的研发成本,除了投机炒币和用于黑市的非法交易,我们还没看到,区块链真正得到规模化切实应用的地方。

从支付领域到法律文件,从第三方托管到投票系统,区块链每一起应用案例都存在着以加密、分布式等概念围绕的分类账本。如果对于其中某一些案例而言,根本不需要分布式分类账本?又假如,在区块链技术被发明十年以后,人们根本不愿意将分布式分类账本进行广泛规模化应用呢?

交易性能与无增值服务的支付缺陷

区块链技术在最初的使用案例是在比特币的设计中,使其像其他货币那样,具有存储和交易的价值。人们争相宣布,Visa和万事达是必将灭亡的恐龙,一种无成本损耗、点对点无中间商影响且便捷的新型交易方式已经出现。

他们还宣称,而这场针对传统银行业的支付革命只是一个开始。对于政府而言,将不再能够任意滥发法币,每个个体都将能够游离与国家体系之外进行自由交易。

然而,这个幻想很快便破灭了。比特币的支付系统并没有一开始描述得那样美好。Visa能够每秒处理六万笔交易,与此同时,比特币的历史最高纪录是一秒七笔。诚然,在技术上比特币的交易效率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是作为一个开始,你该如何说服消费者选择这样一种交易效率是前者0.01%的全新方式呢?

更何况,据计算,比特币每一秒处理七笔交易所消耗的能量,是Visa的三十五倍之多。如果将比特币的交易量提升至Visa的规模,它将需要消耗全世界总量的电力来完成交易。

其次,在目前来说,现金就是一种无中间商、无交易成本快捷交易方式。比特币将取代美元的地位,而事实上,Visa和万事达正处于以美元为基础的银行交易业务的顶端。它们提供追踪欺诈交易、验证买卖双方身份等增值服务。

对于消费者来说,当他们购买一件产品的时候,使用的支付系统最重要的特征在于一旦发现货物与描述的不一致,他们能够把已付的款项取回来,只有这样消费者才愿意使用这一个全新的支付系统。除此以外,比特币还缺乏如信用卡额度、搭乘航班的免费托运行李此类贴近日常生活的增值服务,这也是为什么在当前,在使用比特币支付上仍然应者寥寥的原因之一。

无政府监管的自由交易

在古巴和委内瑞拉等地,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美元来做交易,而理论上,比特币也能充当类似的角色。但是,比特币不是万能的,在于其不具备政府对个人和对社会在交易中所能发挥的优势。

由政府支持的银行体系能够提供诸如(FDIC)美国联邦存款保险、身份核验、审计标准以及出现问题时的调查系统。而比特币,自设计之初起,便不具备上述成熟稳健的保护措施。由于邮箱被黑客入侵私钥被盗而导致比特币账户被洗劫一空的事件发生后,人们对此没有任何应对补救的办法。

未来十年大规模应用还是趋于消亡,区块链发展中的五大阻碍因素

而这样的安全事件频发--在2014年,当时排名第一的比特币交易所Mt. Gox就因为安全问题,使得投资者损失了四亿美元的资金而最终倒闭。同样,交易所Bitfinex也因为遭遇黑客盗取比特币的事件损失了十万枚比特币,一度关停交易。想象一下,倘若越来越多的银行遭受这样的打击而将储户的资金损失殆尽,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现在的比特币就等同于中世纪的银行业,亟需更为严密的安全保护机制。

其次,政府出台相关的监管政策,目的在于打击恐怖主义融资和有组织犯罪,并阻遏如失窃信用卡、儿童色情等非法商品的流通。

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总是偏向于交易的隐私性得到一定的保护,当被问及“政府是否应该拥有一份所有已付款用户的清单”时,大部分人都会说“不”;而当被问及“政府是否应该在被授权的情况下得到一份购买儿童色情商品购买记录的清单”时,大部分人则会对此表示同意。没有人希望,比特币中,那些被政府定义为非法的交易或商品流通总量是过往的一百倍。

小额支付与银行间转账

在以区块链为基础的虚拟货币实际应用案例中,人们总是对于小额支付和银行间转账这两个领域津津乐道。然而,关于这两点,区块链的应用还有着什么样的不足呢?

在小额支付上,人们总是强调用比特币来支付的交易便捷且自由不受限。事实上,每一笔四美分左右的交易,都需要八分钟的时间去清算。人们提出,使用比特币来进行小额支付,比如向一名音乐家支付两美分来在互联网上收听他的歌曲,又或者支付四美分来阅读一篇新闻报道。

然而,现有的与互联网结合的底层设施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通过对资金的来源提前授权,用户不必再等待八分钟来阅读一篇刚刚点击过的文章--而这实际上已经完全消除了对于比特币在这方面的需求。如果用户偏好于为一篇文章支付四美分,或者为一首歌支付两美分,其完全可以从银行账户里设置,按月来结算支付从而享受这些付费内容。

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与上述这些方面的小额支付相比,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订阅服务。

而关于银行内支付和银行间转账,非常多人提到Ripple是一种银行间转账的理想途径。在过去三十天里,它在银行间及私人交易里处理了二十亿美元的资金,而这仅是国际银行同业间SWIFT银行结算系统四十秒处理的交易量,而这就如同美国牙签销售额占总体GDP的比例。

为什么银行没有普遍选择这种全新的技术?原因在于与现有的对应账户系统相比,设置一个Ripple网关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还会增加由于密码或代币丢失导致的更加大型和直接的实际损失。关于这类安全事件,已经屡屡发生在那些比特币交易所中了。对于银行而言,它们已然设置了分类账本,却没有必要对次进行分布式地设置,也不需要进行匿名化、加密化并使其不可篡改。

智能合约里的“智能”漏洞

智能合约是一份由软件编写的合约,而非来自于真正的书面法律文件。因为开发者可以在区块链上对其直接进行编码,所以它可以在涉及各方以密码学的形式表示同意后进行价值转移,换句话说,智能合约是“自动执行”的。

而在理论上,由软件编写的智能合约解释成本将会更低,原因在于其完全通过数学领域的自动化执行来达成,在数学上只有唯一解,故智能合约也不可能有两种解释方式。这意味着,可以省去法律层面昂贵的开支。

尽管如此,现实世界中的案例显示,这种方法依旧存在着问题。到目前为止,最为知名且规模最大的智能合约是一个名为“DAO”(Distribut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分布式自治组织)的投资工具。它允许成员用各自的私人密钥以投票的方式进行投资,没有律师,没有管理费,也没有董事会。它宣称,“杜绝了董事会和基金经理误导和浪费投资者资金的可能性”。

未来十年大规模应用还是趋于消亡,区块链发展中的五大阻碍因素

然而,由于软件漏洞,the DAO经“投票”后将三分之一会员的六千万美元资金“投资”进了一个程序,其背后操控的程序员利用了其在递归调用上的问题漏洞。软件是自动决策的,不可能存在两种都可行的解释途径。所以,如果用户不理解该软件是如何运作的,就不应该参与其中。

如果说,the DAO只是一个实验的话,那么把它应用到银行的日常交易中的话,又会发生什么呢?

分布式存储、计算与信息传递

使用区块链来作为分布式存储的机制,原理在于用户可以将文件分为数个“区块”,对它们进行加密并放进一个分布式分类账本中进行储存。它在多个位置备份,从而安全性得到保障,也使得所有的信息非常容易被追溯查询。

然而,迄今为止,也有其他的工作途径来达到上述的目的。在其中,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还有着低效和安全措施不到位的缺点。同时,在区块链用以储存的时候,其实施单点加密,也就是用户的私钥,与现行系统相比,其缺少双重验证、入侵检测、防火墙设置、IP地址追踪等功能,甚至在突发紧急情况的时候不能第一时间断开整个存储系统。

问题还存在于管理权限方面,存储数据上链以后,选择公开还是保密之前共享的内容;是否允许每位用户都获取易于查看的历史文档及该如何在多个设备上同步数据等问题。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

未来十年大规模应用还是趋于消亡,区块链发展中的五大阻碍因素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未来十年大规模应用还是趋于消亡,区块链发展中的五大阻碍因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