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AI 理解“呵呵”确实不易,但已经有公司要啃这块硬骨头了

让 AI 理解“呵呵”确实不易,但已经有公司要啃这块硬骨头了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许多公司开始找 AI 当顺风耳,帮它们在 Twitter 或 Facebook 上倾听用户对自家产品或服务的意见。这些公司的目标也很明确,希望借助 AI 的力量快速对用户的投诉进行反馈,顺带多卖点产品。

不过,人类语言博大精深,当用户开启了“嘲讽”模式,他们嘴上说的可能就不是那些词语原来的意思了,而对“木讷”的计算机来说,理解“呵呵”这样的词语简直难于上青天,它们中大多数根本无法理解语言的艺术。

举例来说,根据上下文和说话人的不同,“你看起来棒极了”这句话可能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意思,它可能会带有夸赞的意识,但也可能代表一个“大大的白眼”。

人工智能如此的“不解风情”也是许多人对苹果 Siri、亚马逊 Alexa和其他虚拟助手敬而远之的原因,这些家伙对讽刺简直一窍不通。

对 AI 来说,讽刺类的话语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不过有人愿意啃这个硬骨头,以色列会话分析新创公司 Gong 就想解决这个问题。

那些需要从网上搜集用户建议的公司肯定想知道用户写下“我爱这部电影”时到底是真心的还是胡诌的。眼下,著名电影网站 IMDb 就尝试用算法来分析用户的评论,并通过这些评论给电影自动打分。不过,Gong 的首席数据科学家 Lotem Peled 认为,有时用户虽然用了“fantastic”(精彩绝伦)这种夸张的形容词,并不代表他就真心在赞美这部电影。

问题就在于,“用户输入时带着讽刺的情绪,但输出后讽刺的意味却消失不见了。”Lotem Peled 补充道。因此,Peled 专门打造了一个神经网络,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个专门搜集会话数据并自动尝试对用户文字进行解读的系统。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认为,这套系统最出众的地方在于它不需要程序员过多介入。

无论任何 AI 项目,都需要对理论和假设进行验证,因此 Peled 用过去几个月大量的推文搭建了自己的数据集。她表示,选择这几个月的推文是因为美国大选期间网上有大量的讽刺言论。

Peled 非常喜欢研究那些 AI 无法战胜人类的难题。“AI 在某些方面确实非常先进,但在理解人类话语语义细微差别上,它还差得远呢。”此前,她一直在以色列立功技术学院搞研究,而现在 Gong 正在将研究成果融入自己的软件。

这家公司认为,培养 AI 识别讽刺语义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功能,因为一个“有眼色”的 AI 能帮忙多做很多生意。为了完成这一任务,Gong 记录了选多电话和网络推销中推销员和客户之间的对话。

通过对说话时间长短和暂停次数的分析,再配上真实的销售数据,Gong 认为它能大幅提高销售团队的成绩。Peled 认为,未来 Gong 的技术可以和 Salesforce 或其他公司的商务软件进行紧密结合。

“这些数据更重质量而非数量。”Peled 说道,她将自己的产品称为“讽刺伤感解释生成器”。从大体上来说,Peled 的系统不会只关注语句中的词语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它还会注意说话人语句中的停顿,随后该系统就能输出销售建议。不过,它真的能提升销售业绩?

说句公道话,其实几乎每家软件公司,包括微软、Salesforce 和谷歌等都在反复强调自己正将 AI 植入自家产品,而 Gong 的秘密武器就是分清某些话语是否含有讽刺意味。

除了上面的应用,这项研究还能在非商业领域取得一定的成果:提升 AI 识别讽刺的能力可以帮助那些患有自闭症或阿斯伯格综合症的人群积极面对这个世界,否则他们会因为担心别人的讽刺而不愿与他人交流。同时,如果 AI 确实获得了这种分辨能力,还能让许多容易因言获罪的人避免不少麻烦。

Via. VentureBeat 

雷锋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让 AI 理解“呵呵”确实不易,但已经有公司要啃这块硬骨头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