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推出外卖机器人,餐饮O2O企业的「智能物流」战略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在当前的科技行业环境下,这句话已经被奉为圭臬,特别是对于那些有递送需求的企业。

国内首个外卖机器人

今天(10月9日),饿了么联合上海万科共同推出了外卖机器人项目——万小饿,该项目落地上海虹桥万科中心,用机器人为楼内的白领们提供送餐服务。

从外观上看,「万小饿」是由一个能够自主移动的机器人底盘加上三层储物机体组成,最大支持载重80KG,可同时配送三单外卖,续航时间八小时,电量耗尽之后能够自主返航进行充电。

饿了么推出外卖机器人,餐饮O2O企业的「智能物流」战略

「万小饿」外卖机器人

该机器人在配送中能够自动上下电梯、避开障碍物,并且能够适应多种室内的地面环境(地板、地毯等),完全自主地在楼内完成送餐工作。用户在饿了么和百度外卖上下的订单都可由该机器人配送。

不过根据上海万科方面的官方消息显示,目前该机器人只支持上海虹桥万科中心3号楼7楼的配送,日后会扩大送餐范围。

上个月,饿了么与上海万科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官宣中显示:

双方将会围绕「未来物流、未来城市」陆续展开多项深度合作。未来,包含住宅、商业、办公等不同类型的场所都将可能看「万小饿」的身影。

饿了么「智能物流」的布局

早前,Amazon成立Amazon Robotics,专门研发智能物流产品(仓储机器人、无人机),为其本身电商服务,国内电商巨头京东也成立了X事业部,并推出了无人机、递送无人车等多个种类的智能物流产品,近两年,物流巨头顺丰在智能物流反面的消息也不少。

用机器人无人机来代替配送员似乎已经成为了这个行业的一个风潮。

从电商到物流之后,这股风也吹到了外卖行业,今年4月,美国大众点评网站Yelp旗下外卖网Eat24开始和初创企业Marble合作,在旧金山社区测试用机器人送外卖,根据当时媒体报道,那款机器人是一辆能够在室外行走的外卖车,外形上跟著名的快递机器人Starship差不多,只是体型较为庞大。

饿了么推出外卖机器人,餐饮O2O企业的「智能物流」战略

Eat24送餐机器人

仅仅几个月,饿了么的外卖机器人也跟上了。而在智能物流这块,饿了么似乎更有章法,自成体系。

首先,和大电商们自给自足的想法一样,饿了么也早在2016年成立了「饿了么π事业部」,专攻「未来物流」战略,上面介绍的那款送餐机器人就是由该事业部研发。

上个月底,雷锋网报道了饿了么无人机的消息,该公司在2017世界无人系统大会上首次公布了自己的无人机“E7”(中文名是“翼”),这是该事业部接到的第一个项目。

据当时媒体报道:

这款无人机为饿了么内部研发的第三代产品。最高飞行速度 65 千米/时,最大载重 6 千克,满载续航距离达 20 千米,其挂载的外卖箱则采用气柱材料特制,自重仅 485 克,为全球同类外卖箱中最轻,容积却可达 20 升。

该报道出来之后,就有行业人士猜测,饿了么接下来可能会在送货机器人身上做文章,「陆空一体」是电商们在智能物流方面布局的一贯套路。如今饿了么和上海万科合作,落地机器人项目,也是从实际上扎实了要自己做智能物流的决心。雷锋网获悉,目前这款机器人只适合室内配送,那么接下来饿了么会否推出类似Yelp的大型室外机器人也未可知。

顺应风向的物流闭环

不论未来饿了么会出多少款配送机器人,目前看来,这个成套的机器人配送打法目前看来是没问题的。

前不久,饿了么8亿美刀收购百度外卖,「消化」了一个竞争对手,但是餐饮O2O市场却没有停止竞争,收购之后,这个市场进入了饿了么与美团的双雄格局,两家还在厮杀,胜负为分。

不论是电商、物流还是外卖行业,还是那句话,「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举个例子,雷锋网问了几个京东用户,他们用京东的原因,不是因为京东比天猫好,是因为多数自营能够达到「今日下单,次日达」,甚至「上午下单,下午达」,再直白地说,「等待」是电商体验的一个巨大减分项。

虽然外卖和电商有所差别,但本质是一样的,在质量和服务都差不多的前提下,谁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更便捷,谁就更有机会赢。

饿了么成立π事业部,除了物流硬件,还在上月底推出了语音点餐系统,根据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当时的早报消息:

该系统能够依托智能语音设备,将点餐流程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完成,以节省点餐时间;唤醒系统、说出意图、选购商品、确认订单、确认支付,通过语音点餐系统,点餐流程最短可5步完成。

未来如果这套点餐系统接入更成熟的智能物流硬件设备,形成闭环,那么效率可想而知,虽然离完全脱离人工配送还很远,但是饿了么如今的打法还是顺风而行的。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饿了么推出外卖机器人,餐饮O2O企业的「智能物流」战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