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RSAC 2018(全球最大信息安全会议)的最后一天,今年我的会议胸牌上终于有了“LoyaltyPlus”的贴签,这意味着我已经参加五届以上的RSAC,鉴于RSAC是网络安全行业参会人数最多、参展厂商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会议,只参加了五年其实没什么可以炫耀的。
360集团技术总裁、首席安全官谭晓生在RSA大会上
今年参加RSAC的最大感受是最近这几年参展、参会的国内厂商越来越多,参会人数也每年都创新高。不仅是360、绿盟、山石网科、安天、飞天诚信这样的传统安全厂商参加,WebRay、长亭科技、微步在线等初创安全公司,以及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也来参展。
大会期间的各种聚会也越来越多,百度马杰的小龙虾游船趴依然人气最旺,滴滴、京东、360也各自都组织了Party,估计明年大家会收到时间冲突的邀请,要纠结去参加哪个Party。
网络空间安全面临割裂风险
RSAC2018期间恰逢中兴通讯被美国商务部制裁的事情发酵。微信群和朋友圈里各种角度的解读,有冷静反思的,也有慷慨激扬喊口号的,而在RSAC Keynote、演讲和私下交流中,确实也感觉到了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也面临割裂的风险。
说夸张一点,有点看丘吉尔“铁幕演说”的感觉:“一道铁幕正在降下”。只是不知道在世界已经充分互联,万物都要互联的时代,这个“铁幕”究竟会是什么形态,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会持续多少年。
可以确定的是,未来的网络空间安全将会是多线作战,网络安全从业者将会面对的是与网络犯罪、网络恐怖主义、网络战争、网络意识形态竞争的持久抗争。
幸运以及不幸的是,我们会是这个历史的见证者,同时也是创造者。
国与国之间的网络攻击将会成为常态
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Kirstjen Nielsen在Keynote演讲中花了不少篇幅讲美国选举遭别国通过网络攻击/社交媒体影响的事情,提出类似选举系统这样的关键基础设施要具有抵抗网络攻击的能力。
其实这背后的预期是,国与国之间的网络攻击会成为常态,被攻破也会是预期中的,也释放了“企业安全不是企业自己能搞定的,需要国家力量的帮助”这样的信号。这种思路本身是有道理的,但实际执行中因为国与国之间利益的冲突、文化冲突、意识形态差异,安全厂商的国际化业务会受到影响。
RSA总裁Rohit Ghai在主题是“Future of Cybersecurity“的演讲中提到的三个观点:
· 放弃银弹思维,从点点滴滴做起;
· 快速行动;
· 团队协作。
银弹思维是说会有某一项技术或方法可以能让软件工程的生产力在十年内提高十倍。Rohit Ghai的演讲,颇有一种现实主义精神。
RSAC上网络安全行业的五大进步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曾说RSAC 2018“Nothing New”,说的是本次大会并没有那么多新的概念、新的技术提出。但三天的展览看下来,不得不佩服RSAC对方向的把握能力,在前几年新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之后,今年业界的产品、技术在落地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先说人工智能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应用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误报率高,今年看到有一家叫BlueVector的厂商号称可以做到1%的误报率。和BlueVector的多个工程师聊过,想了解他们如何做到1%的误报率,以及用什么人工智能算法。原来我预期很多厂商会吹嘘自己用深度学习算法,因为深度学习热啊,有意思的是,包括BlueVector在内的大部分厂商坦言他们没有用深度学习,用的是传统的人工智能算法!误报率是否如他们所声称的那么低依然有待落实,但从大家没有追高大上的名词这一点上看,我相信在人工智能在安全上的应用,已经到了落地的那一步。
其次是安全运维自动化。
强调自己产品中自动化运维特性的厂商很多,Splunk在今年年初收购了RSAC2016 Innovation Sandbox的赢家Phantom,也标志着安全运维自动化将会是未来安全产品内嵌的特性。安全产品要做到快速响应,不自动化怎么行。
第三是网络安全方向的商业化机会。
Facebook数据被滥用的事情以及欧洲GDPR(即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的实施确实带来了商业机会 。
今年RSAC Innovation Sandbox大赛的获奖者BigID是做数据的自动分级、分类的,做为一家互联网安全公司的技术总裁、首席安全官,这个产品对我都有吸引力。公司大了,业务管理上一定会有漏洞,搞不清楚自己的众多业务中都收集、存储、使用了用户的哪些信息是不奇怪的,面对越来越严格的监管,这种能帮助企业找出自身问题,规避风险的产品肯定是受欢迎的,商业变现的前景会很好。
再说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这次展览也有多家厂商聚焦做网络安全意识教育。这次中兴通讯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虽然中兴泄密的事情大家之前都知道一些,但这次美国商务部的处罚,很可能让大家有机会见证一家规模已经很庞大的公司的休克或突然死亡,而直接的诱因是因为安全保密意识问题。
最后说说创新。
周四我花了很多时间在看以色列的展台,以色列这个地理上的小国,创新能力确实很强,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其实是个大国。比如DLP(数据泄露防护)领域,WebSense(被Ratheon收购时候合并进ForcePoint了)这家公司做DLP的核心人员其实是在以色列。除此之外,也还有GTB这样的做DLP的公司。
这次我又遇到一个以色列的小公司,又在用和以上这两家公司不一样的思路在做DLP,这就是创新精神。在以色列公司的展台上经常能遇到公司的创始人、CEO、CTO什么 的,和他们的聊天是一种享受,能遇到很多“有趣的灵魂”。
网络安全的至暗时刻,与芳华
回程的航班上看了两部电影《至暗时刻》和《芳华》,看到《芳华》片尾的时候眼睛中竟有了泪水。
过去的两三年中令自己纠结的事情还是挺多的。《至暗时刻》所刻画的丘吉尔在面临“战”还是“和”决策时候的那种纠结我能感同身受,有时候对选择的结果并不能做到完全有信心,而自己深知一个重要决策的做出,可能决定公司的生死,可能决定一支团队的存亡,而结果要过很长时间才能知道。
现实利益与理想可能存在严重的冲突,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尤其是这样,我们现在面临的艰难选择就有:
· 网络空间安全对国家安全、社会安全、企业安全、人身安全日益重要 vs 网络空间安全产业盈利能力差,消费者对网络空间安全感受弱;
· 网络空间安全国际合作能提高面对网络犯罪、恐怖主义的应对能力 vs 网络攻击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对抗的形式,铁幕正在降下;
· 网络空间人才受追捧以及自我放飞 vs 团队协作精神。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是痛苦”,这句话我在2000年时候第一次听到,18年过去了,一直还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痛苦中挣扎。
生于70年代的我,经历了《芳华》所讲述的时代,身边就有参战的人。有人说70年代的是有点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我觉得还真是。
在旧金山期间和一个同事聊天,谈到我们正在做的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同事比较悲观甚至萌生退意,我咬牙放了一句狠话:你要是不想干你可以退出,但我一定要干下去,不管结果如何!相比丘吉尔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前夕决策的困难,我们不会更难吧?那一个决定关乎的是大英帝国的兴衰,若干士兵于国民的生死,丘吉尔选择战斗,“战败的国家可能复兴,但投降的国家不行”。
网络安全空间安全上,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可能确实未必能找到终极解决方法——或许想找一个终极解决方法的出发点就是错的!
但,我们总应该能够做一点事情,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一点!我们会面临友军掉链子、兄弟反目、友商给行业挖坑、国与国之间信任崩溃等一系列问题,但如果我们直接投降,那么未来的世界一定不会更美好。
人生这几十年,未必期望能留下什么,但希望在自己老去的时候,回顾自己的一生,让自己的欣慰的是自己战斗过,不管成功还是失败,自己尽心竭力试图让世界变得更好,不管成功还是失败!
与《芳华》中的一代人相比,我们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并且有机会站在潮头,虽然网络空间面临空前的安全挑战,但放弃决不是选择,Never Never Never Surrender!
与诸位同仁共勉。
文 / 谭晓生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