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大家对飞利浦的印象还停留在照明,甚至是电器行业,这个观念看来得改变一下了。
四款运动健康设备
本月初,飞利浦推出了四款运动健康设备,包括了健康手表、温度计、血压计及体重秤。
根据介绍,这几款产品都达到了医疗级别水平,支持与旗下HealthSuite 应用配合使用,App界面上会对卡路里值、步数、心跳、体重及运动时长进行记录。
“用户的饮食、运动及睡眠都会对健康产生影响,而这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用户的体重、血压和心跳了。”这四款产品目前在飞利浦官网开售,并不绑定销售。
健康手表定价是249.99美元,从功能上看都比较常规,心率、频数、睡眠监测等。值得一提的是手表具有四天续航时间,此外还具有快充功能,可以在30分钟内将电力恢复到70%。
血压计定价99.99美元,是常见的上臂式+电子显示屏的版本,而飞利浦还有另一款腕式的血压计,定价89.99美元。体温计为59.99美元,为常见的红外耳温测量法;而体重计——或者我们应该把它称为体脂秤吧,售价99.99美元。
飞利浦深谙改变习惯是很难的一件事,所以它希望用户能从简单的一小步做起——比如购买它们家的设备(笑),然后定时监测自己的身体数据,结合这四样产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甚至是改善慢性疾病。
医疗保健的布局
飞利浦走上健康之路的时间,其实比大家想象中来得要早一些。这家已经有125年的荷兰老牌企业虽然在电子消费上享誉全球,但这家巨头同样也在为未来担忧着。
从2011年开始担任飞利浦CEO的 Frans Van Houten也曾公开表示:“当你的马快死之时,你必须要下车。”这名“老司机”的回答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飞利浦进入21世纪以来的举动。
2008年1月1日,飞利浦精简了组织架构,成立了三大事业部:医疗保健、照明和优质生活。
2011年,拆分旗下电视业务;
在2013年1月,飞利浦将消费电子业务全部剥离,聚焦的是优质生活,医疗和照明设备行业。
同一年,将音频视频业务出售给了日本船井电机公司。
而在次年,飞利浦正式拆分为两家公司,一家为独立的照明设备企业,而另外一家则是估值为150亿欧元的消费和医疗保健部门。
在2015年,优质生活事业部又和医疗保健部整合为同一个公司。
虽然在2013年的时候,执行副总裁Richard Wergen否认了要出售照明事业的传言,而在最近,飞利浦有计划以IPO的形式来处理旗下照明事业。不管最终敲定的方式是怎样,专注医疗行业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毕竟,健康和医疗保健部门当属飞利浦最为赚钱的业务了。在2013年,该事业部为公司获得了150亿元的收入。在2014年,这个数字达到了9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09亿)
而在官网的介绍中,飞利浦的健康业务已经占据了公司营收的42%。
飞利浦的愿景在于通过产品和各类健康解决方案,让用户享受一个健康的未来。主要业务包括: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呼吸治疗及睡眠管理、医疗警报服务、医疗警报服务等。
成像系统:包括X光、CT、MR、PET等;
以超声及心脏诊断系统为代表的临床监护系统;
以PACS和监护系统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服务。
简单来说,飞利浦覆盖了医院几乎所有可能涉及的医疗器械,并且赚得盆满钵满。而在闷声发大财的同时,飞利浦也不忘收购医疗公司,以增强自己在医疗领域的力量。比如2014年年底,飞利浦以12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医疗设备制造商Volcano。
猜想与展望
而今年推出的四款医疗产品,飞利浦应该是想在医院之外分一杯羹。可穿戴在飞利浦而言,与其说是占坑,倒不如说是在医疗布局上的另一个延伸。
随着老龄化加剧,慢病的院外管理就凸显出了它的重要之处,而可穿戴的教育阶段已经让苹果等一系列先行者做完了。在热潮慢慢褪去之后,飞利浦再从“医疗专业”的角度入手去做可穿戴,也有它的考虑在其中。
比如,在2014年推出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就是飞利浦是低成本医疗传感器用于慢性疾病实时监测的第一款产品。这款类似创可贴的粘性装置长得有点像单导贴片式心电图机,可以收集用户的心率、呼吸功能和生理活动等数据,并在移动端和云端都会予以同步。
但至于这些数据是否持续地被收集,倒还不能单靠飞利浦“剃头挑子一头热”,还要看后续它要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毕竟在可穿戴这一块,飞利浦比起可穿戴鼻祖们而言,还很年轻呢。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