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市场的打法,华尊用AI做软件的蛋糕

语音播放文章内容

由深声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碎片化市场的打法,华尊用AI做软件的蛋糕

随着安防行业市场不断拓宽,系统一体化趋势已成。

视频监控产品链的价值,也正逐步传导至软件和应用层面。专业的视频数据分析平台开发商,开始扮演着未来安防中的关键角色。

在这样的背景下,专注于安防软件的华尊科技,脱颖而出。

成立于2009年,华尊自2011年成功研发视频摘要算法,到2012年正式引进深度学习技术,就已踏上自主研发的智能化技术之路。

尽管它将自己定位于公共安全视频大数据厂商,但华尊算是最早将AI应用于安防软件的一批玩家。

做安防软件,是份苦工

为何最初会选择安防软件这个方向?

华尊总经理施欣欣不假思索的答到,“我本人是做软件开发出身,标准理工男。我们技术出身,选择方向也有一定的惯性。”

随着安防,逐渐走向泛视频、泛互联网化,软件和服务也成为安防领域最后一块大蛋糕。

华尊用十年时间,在行业中累计服务客户达几百个。从算法到应用,端到端,并能做好垂直行业的软件厂商,其实并不多见。

不得不说的是,这个市场非常零散,做安防软件是份苦工,华尊算“熬”出了头。

施欣欣说道,刚进入安防软件的公司都要经历一个比较痛苦的阶段。华尊也是如此。

刚入行时,一个视频格式的活儿就能做得“要死要活”。正是在这期间华尊逐渐学会了怎么去服务,如何通过“持续受一些苦,形成核心竞争力”。

提供1、2个小场景的服务而形成的优势并不明显,而当已经接入了几百个小区的服务、几百个公安局和交警的数据,那么就会积攒出丰富的经验。

新进入的公司,其场景适应性、接口协议的响应速度不会有华尊快。就是因为,华尊所有的工作都自己做过,能形成积累。

安防碎片化问题在哪里

安防软件中的碎片化问题主要是指什么?

主要有两个维度,施欣欣概括道。

第一个维度是指,很多场景化应用,除了已经成熟的需求,还有很多有待探索的、新的场景。

过去很多传统视频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通过视频+智能,AI+大数据,都能逐步解决。这属于颗粒度较粗的场景。

另外一个维度在于,同一个应用同一个场景下,在不同的城市、不同区域、不同人,对事情的需求和理解都是不同的,也就是俗称的个性化。

具体来说,如视频侦查中简单的稽查布控:对布控的顺序、布控的逻辑要求都会不太一样;有的从人脸入手、有的从车牌入手、有的从模糊的字符入手;有的是先查库再布控,有的先布控再查库……

这些很细节、很微观的需求,都要不断调整。这恰恰就是很难去把控、难以做到标准化的那部分。

“碎片化的部分,短期对垂直厂商来说,是入门的壁垒。但做久了,就是我们的护城河。也是为什么,其他厂商难以进入的原因。”施欣欣说道。

比如在AI落地公安应用中,就有很多痛点需要解决。

如公安的刑侦领域,华尊会思考多个案件之间的关联性,嫌疑人在作案时如果没有太多伪装或与其他案件存在共同的特征,就能通过技术手段识别出来,从而实现更多案件的侦破,这个就是串并案。

华尊正是通过不断挖掘这样的细分场景与应用,去帮助用户解决痛点、提升效率。

盘子大了,才有蛋糕可以分

但事实上,碎片化的同时,软件市场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市场。

在AI的冲击下,视频大数据处理软件行业正处于市场新兴期。如商汤、旷视等AI厂商也开始跨入市场,做算法、做软件、做解决方案,竞争日益激烈。

通用型企业、AI企业被问及如何实现跨界,行业龙头则被质疑如何坚守战场,抵御跨界。

那么,华尊是否也嗅到了一丝硝烟的气息?

“至少,来自AI厂商的很大冲击,我们还感受不到。大家在一个不对称的大市场上,并不像大的IT厂商一样,没必要相互掐。

更何况,华尊本身的AI能力也很强。尤其是我们的车辆算法,在业内是数一数二的。接下来,华尊不仅要持续实现自我的突破,还要为渠道合作伙伴赋能,普惠AI和大数据分析能力,一起为用户提供价值。”施欣欣显得信心十足。

安防的改变,对更多企业来说,更是兴奋的。借由AI带来的曙光,安防忽然从一个很“土”的行业,成为了城市中数据互联的入口。

正如施欣欣所认为的,盘子大了,大家才都有的分。

“对于AI的赋能,和厂商的跨界,我们是很乐于看到的。这些互联网、IT巨头的进入,背后倚靠着智慧城市和物联网。这些巨头将撑起整个市场,并带来新的理念和模式。

对于我们这一类的公司来说,那就意味着‘争蛋糕’。它们是造面粉的,我们是做蛋糕的。面粉多了,自然吃蛋糕、吃面包的就多了。”

但跨界之下,“面粉”和“蛋糕”是否真的能分得这么清?

如华为、海康等也都在不断加强自身在后台软件上的建设。做“面粉”的也在跃跃欲试,不断延伸触角。

对于这一点,大概没有哪家企业比华尊更有发言权,作为仅少数能和华为、海康同时合作的软件厂商,施欣欣也坦然答道,未来是否会存在竞争并不好说。

但是,行业中会存在一个二元比例

一个行业性大公司从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再到平台化战略,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通用、共性的平台,一定最后只能存活两、三个品牌,提供基础设施和通用产品。

与此同时,个性化的垂直领域中,也会出现几家厂商,提供通用平台做不到的精细化服务。

一个横向拓展,一个纵向延伸,共同构成整个生态。

“每个行业沉淀、成熟到一定阶段后,基本都是这样一个格局。平台也好,细分领域也罢,就看谁能成为走到最后的公司。我们做安防软件的垂直厂商,相当于做精品店,为客户量体裁衣。我们有自信,不会输给其他市场的产品。”施欣欣说道。

安防的价值正逐渐传递到软件

在过去十年平安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安防行业还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导致现有视频监控网络存在着缺乏深度应用的模式。

但随着大安防的来临,用户的价值链似乎也在不断延伸。

这一点华尊感受颇深。

“我相信在大安防的趋势下,未来大家会越来越重视软件,因为从硬到软,这是用户价值需求传递的必然趋势。

用户购买了那么多硬件设备,每天记录那么多事,产生了那么多数据,最后的价值还是体现在怎么用上。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解决怎么用的问题。”施欣欣对软件的未来不乏自信。

另外,近几年,华尊也在从软件向软硬一体方向发展。

在用户需求的一些量少、非标准化场景的智能终端上,华尊正投入自己的精力,做一些差异化的智能终端。这也成为了华尊的另一个增长点。

应该说,华尊从软件向上进行拓展,最终还是为了满足用户对软件的适应需求。

作为行业最早一批将视频摘要算法引入国内并且自主化的厂商,华尊还有更高远的追求,它并不想把自己定位一个单纯的AI技术公司。

当AI如春水润物一般,潜入各行各业,未来或许不会再有“AI企业”之称。所有做AI的公司,都在做实体产业;所有做实体产业的公司,也无不用到AI.

如同施欣欣所说的,AI已经从一个概念,逐渐进入到更多的产品领域。

以安防为例,从前端摄像头的智能捕捉、到后端的智能分析,再到软件中的AI应用,甚至智能家居的各个部分、智能汽车、智能医疗……这些领域无不充满了AI下沉的痕迹。

“我觉得过一段时间大家就会淡化AI这个概念、忘记这个界限,AI要越来越走向行业。

电力被发现和应用之初,我们都认为电灯就是电力行业。同理,现在我们对AI的认知可能还仅局限于人脸。

而AI更大的市场,可能还庞大到无法想象。”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碎片化市场的打法,华尊用AI做软件的蛋糕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