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AI金融评论报道,前一段时间,继舆论大哗的ICO项目被央行紧急叫停,60家ICO融资发行平台实行清理整治后,监管当局决定关闭中国境内虚拟货币的交易所,这涉及“币行”、“火币网”和“比特币中国”等为代表的所有虚拟货币与法币之间的交易所。
这就相安无事了吗?都说了,开倒车很危险的。根据雷锋网连日调查,一刀切的监管,同时也滋生出许多难以控制的风险。投资者也一如既往的“勇敢”。
提供一条龙服务,币友奔走相告:“下海了!”
近日,随着国内监管当局决定关闭中国境内虚拟货币交易所的消息公布,圈内通过社区、微信等平台传播的海外炒币招募与途径的消息也增长了不少。
据调查,这些海外炒币行为俗称为“搬砖”。搬砖是指,利用不同交易平台的价格差距来从中赚取利益,因为这些平台进行的是撮合性交易,每个平台行成的价格存在差异,但经济规律下,差价慢慢都会被搬平。一般来说,目前“搬砖”多是在价位较低的国内平台购买比特币,然后到国外价位较高的平台卖出,从中赚取差价,然后提取现金到国外银行账户。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参与其中的,多数是知识薄弱的投机者。对他们来说,这就不是那么容易操作了,比如语言障碍、海外账户开设、人民币回流等等。
因此,有需求就有服务,就有生意链条。据雷锋网了解,圈子里就有一部分人,专门在召集国内玩家进行搬砖,包括会在社群里不定时发布价位信息、利好消息,以及提供翻墙教程、翻译服务,国外账户设置与提现教程等。除此之外,当然也有交易平台推荐。
以某海外炒币社群为例,该社群会给投资者推荐亚洲某国的交易平台,因为“该地区监管松懈,没啥审核,办卡(开设账户)容易。”目前该社群正在免费提供上述信息服务,以求聚集更多参与人士。
很明显,这是链条的第一步。该组织者表示,等参与者人流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启与海外交易平台合作的计划。这样一来,未来则能以手上的客流资源,与交易平台合作分成。这些社群,每天不定时发布利好,同时强制入群者分享海报以进行传播,否则会被请出群。
而这些社群,都只不过属于后来者。据媒体报道,目前在币圈内,早已有部分人士形成了这样合作链条。
关平台?巨额的场外交易
国内投资者手上持有比特币,就有交易的需求,尤其是ICO停止后退回的一笔资产仍然在套中。而现实中,除了“搬砖”,还有一种冒险的虚拟货币交易形式——脱离平台的场外虚拟货币交易。如果说强制关闭国内比特币交易平台是切断了“搬砖”的财路,那么场外交易就更加有恃无恐——因为这是监管看不到的地方——利用比特币钱包交易,去中心化下无法知道交易地址背后的是谁。
场外交易的形式是,由一个在圈内具有担保资格的人担任交易员,负责收币、出币,然后从中抽取部分费用,或者是直接收币转卖,继续搬砖。由于场外交易是点对点交易的形式,投资者只需要通过数字货币钱包转账。
据雷锋网调查,在某个一百多人的微信群中,场外交易额度巨大。这其中也许交易频率不高,但单笔交易数额大,比如,有人放言:高价收BCC 4000个。按照今日BCC 2500元一个左右的价格,4000个BCC总值约1000万人民币。
风险潜伏
这些看起来诱人的财路,实质也是存在相当的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搬砖的行为中,如果转向速度有保证的情况下,则可搬平;但如果交易拥堵,则相当容易遭受目标市场价格下跌的损失风险。“利差存在的时间是很短暂的。”而且,据媒体报道,“内行人都是用自动交易程序来自动化完成的,肯定比人快。”
除此之外,由于比特币目前的主要交易用途多用于黑市,如此大额的交易,也存在卷入国际犯罪团伙交易当中的风险。
而在场外交易中,缺乏KYC环节,没有监管保障。场外交易只需要基于区块链的钱包点对点交易,开设一个钱包账户只需要昵称和登录密码,就会生成各自的地址,这些信息背后,无法知道谁是谁。一旦发生纠纷,追究难度极大。
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场外交易脱离监管越来越彻底。业内人士表示,在微信群聊天管制规定出台后,这些投资者以及召集者也开始逐渐减少对微信平台的传播依赖,大家现在干脆转而使用其他即使通讯工具,比如国外的WhatsApp(阅后即焚)等来沟通。
昨日,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在一场投资人会议上说比特币“不会有好下场”,并预测这场泡沫最终会崩塌。“这种货币是行不通的。人们凭空投资一种货币,还认为买他的人都非常聪明,这种生意行不通。”他还说,“这是一场骗局”,“比郁金香骗局还糟糕!”
业内人士评论称,可见,创新已经给传统金融带来足够的威胁让其恐慌。诚然,两者之间存在矛盾,但若无知盲目地冲到一个阵地,被割了也只剩一声虚叹了。
但不得不提的是,监管粗暴一刀切,滋生的是更多难以控制的风险,为什么不能好好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呢?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