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央行曾叫停二维码支付。不过,监管法规还是随着科技发展作出了改变——2014年3月13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叫停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理由是线下二维码支付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隐患。
而事实上,在二维码支付被叫停的当年年底,经过技术上的改进,就已经有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布局二维码支付。
据悉,日前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这是央行在2014年叫停二维码支付以后首次官方承认二维码支付地位。
征求意见稿第一张总则第二条表示:
本规范所称条码支付业务是指会员单位应用条码技术,向客户提供的、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收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行为。
条码支付业务包括付款扫码和收款扫码。付款扫码是指付款人通过移动终端读取收款人展示的条码完成支付的行为。收款扫码是指收款人通过读取付款人移动终端展示的条码完成支付的行为。
此外,意见稿规定:“会员单位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应取得相应的业务资质,并按照监管部门相关业务管理办法规范开展业务,加强风险防范,保障支付安全”,以及其他各项市场义务。
不管央妈当初叫停是为了利益保护还是安全保护(大多数是两者兼之),如业内人士表示,当科技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下,只要技术得到完善,法律法规迟早会依据市场做出改变。
此前,央行曾向支付清算协会、银联发函确认二维码支付地位。央行要求支付清算协会在前期相关工作基础上,按照要求,会同银行卡清算机构、主要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出台条码支付行业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并在个人信息保护、资金安全、加密措施、敏感信息存储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函件称,线下条码支付具有进入门槛低、便捷等特点,适用于对传统POS收银成本敏感的小商户的日常小额交易,定位于传统线下银行卡支付的有益补充。据悉,
7月15日,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正式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成为国内首家拥有二维码支付产品的商业银行。这意味着被叫停两年多的二维码支付重新开闸。
7月初,有媒体报道称央行已发文确认二维码支付市场地位,定位于传统线下银行卡支付业务补充;同时,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也召集专题会议推动二维码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