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系雷锋网顾问、资深行业观察家、可穿戴设备“变态用户” Tom 老师。
2014 年 4 月 13 日,在今日美术馆的一道咖啡,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主办的“可穿戴跨界趴”上,来自视觉中国、WearGo、inWatch 和 GD 智能包,以及媒体和业界的各路人士,就可穿戴设备与设计思维的跨界话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作为与会者和一个可穿戴设备的观察者,我有这样一些非主流的感想,与大家分享——
关于设计师思维
在分享环节第一个登台的,是即将在深圳 A 股借壳上市的,国内视觉设计领域领军性企业“视觉中国”的创始人雷海波先生。他在整个跨界趴的活动中,始终都在竭力宣讲创业团队中,设计师地位的确立和提升,对团队发展和投资人的重要性。
之后的各位分享嘉宾也都从不同的侧面,呼应了雷海波先生的这个观点:即设计师应该,并且必须在产品设计决策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对此,我的看法是,设计师思维对今天中国的创业型企业固然重要,但设计师如果不先与工程师形成同盟,那么在企业决策层面,即便能有设计师合伙人的存在,也一样难以扭转设计思维被首先阉割的命运。
在我过往的职业经验中,每逢企业内部就产品设计问题爆发“战争”时,最终决定胜负的,无不是企业当前最具有优势的那个部门——市场、营销、渠道、供应链……除了个别情况,几乎没有技术部门说了算的案例。究其原因,企业不具备核心技术和包括设计师在内的企业决策层,听不懂工程师的“语言”是其中最大的两个原因。
具体到可穿戴设备,作为一个近乎全新的产品领域和市场范畴,今天推出的每一件可穿戴产品,几乎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尝试。这其中,最新的材料、传感器、工艺和算法的运用,都没有现成的案例可以“山寨”,更没有所谓的“用户体验”可以作为衡量标准。于是,设计师如果首先是工程师,或者至少能听懂工程师的“语言”,理解技术人员的思维方式,对于新产品的设计思维能否得以贯彻,都是弥足珍贵的。
换言之,设计师不应该仅仅是艺术家,而应该首先是技术员、工程师,然后才是如何将技术之美、工程之美,融入视觉、交互的体验之中,形成自己的设计艺术风格。为此,设计师必须以远超常人的付出,持续不断地去了解、掌握当前最新的技术、材料、传感器等等细节。唯其如此,设计师才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格,去挑战企业决策层中,来自营销、市场、渠道、供应链等诸多方面的挑战,以保护设计师思维在企业发展中的存续和完整性。
关于时尚的跨界步伐
在趴中有幸与 inWatch 的创始人陈默和 GD 智能包的创始人李璐同坐,于是有机会向两位时尚界高人请教时尚如何“跨界”的问题。
从现成的两个案例来看,以传统时尚立足,再向智能化可穿戴“跨界”是大家一致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功能,或者说智能与否,在现阶段其实并不是关键所在,“够性感”依然是主导一个产品生死的幕后黑手。用陈默的话说,“一块表要是不好看,谁戴啊?”
李璐的观点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这种看法,即 GD 时尚包并不试图去改变用户既有的使用习惯,并且在产品的用户体验上,尽量去做减法,力求用最简单的决定性体验,去粘住用户,使之可以将最新的技术和传感器带来的全新体验,无缝地对接到用户的实际使用中。这里隐含的潜台词,就是用户的使用模式,其实是既有的,并不需要单方面地灌输或者说服。
于是,这就存在着一个创业悖论——沿着传统时尚的道路,摸着新技术的“石头”过“市场”的河,所需要的时间周期和成本代价,都是极其巨大的,是一般的起始型创业企业根本无力承受的。
陈默展示的 inWatch X 设计之精美、科幻,足以让我对其寄予如同 moto 360 一样的期待。但这个前提是,如陈默一直反复强调的,“坚持手表原有的‘气质’”——由近乎极致的材料和工艺堆积起来的一种“奢华”。而 DG 智能包,如果忽略李璐展望未来时“构建”的用户行为数据采集,则根本就是标准的时装包装模式,即便面向青少年和大众人群,也是一种潮流类型。与智能或者可穿戴的关联,大概也仅限于概念层面。
正如陈默所说,“技术的步子太大,会扯着蛋。”具备了一定市场根基的企业在可穿戴浪潮来临时,其表现出的更多是近乎保守的审慎,和积极但始终不愿意过多“改变用户使用习惯”的试水。
但是,世界上光脚的总是比穿鞋的多。
以一场快速革命,一夜间将印着自家 logo 的赤旗插遍環球,依旧是很多年轻创业者的真实梦想。问题是,革命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时尚是昂贵的,流行是廉价的,但事先就知道什么会流行,则属于神仙范畴。事后诸葛亮式的成功学鸡汤,不可能给除了梦想和一堆 idea 外一无所有的年轻创业者任何有意义的帮助。反过来,习惯于传统产业思维的既得利益者,即便可以占据时尚标签的高端,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可穿戴领域,也并不比一穷二白的少年人,更先知先觉多少。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陈默和李璐在本次活动中的言谈举止和观点,更像一个技术宅而不是时尚客。他们对技术的敏感和对先锋派产品的喜好是由衷的,毫不伪饰的。这至少从一个侧面表明,产业、企业的跨界,从根本上还是起始于个人的跨界。颠覆性的革命如果真的发生,也必须是源于一个完成了自身颠覆性进化的人。而对除了可穿戴技术产品的皮毛一知半解外,对其它“传统行业”近乎无知的人,又能有什么资格说对其进行颠覆呢?
关于电池的技术和艺术
按照现在网上定义,马斯洛五大需求的最新进化版是七大需求:在第一层生理需求之下,是 WiFi 接入的需求,再之下,更根本的是充电的需求。巧合的是,本次活动的嘉宾之一,也是当场做新品首发的 WearGO 公司,其首发的产品,正好是一款基于纸电池的手机套。而李璐的 GD 智能包目前正在力推的产品,也是具备充电功能的男女时尚包。
从纯用户的个人感觉看,GD 的产品概念非常吸引人。不过李璐好像在尝试饥渴营销,现场他的分享内容完全不解渴,以至于我在想是否要私下追到他公司去打劫一番。而 WearGO 基于软板锂陶瓷电池(FLCB)技术的手机套,虽然以并联电池的专利让人眼前一亮,但让人郁闷的是,基于这项专利的产品必须对手机电池仓植入一个贴片。这下所有水果机的用户就全体惨遭打击。而如我这样的非主流山寨机用户,也只能等待对其众筹项目中可能出现适合自己的机型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设计师思维如何主导新产品生命周期的案例——面对更新换代极快的手机市场,不想沦为供应链体系中被压榨的无名电池供应商,就必须寻求市场和应用体验的突破。可穿戴概念只是个噱头,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够酷、够炫、够性感才是根本的追求。充电如今是刚需中的刚需,但市场上的充电类产品已经如此之多,为什么会是你?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因为产品设计的原因,导致一大批最愿意花钱的用户(水果机用户鄙视我这个穷鬼吧)直接被排除在外,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损失。而这个损失,其实是最适合由设计师发挥自己的能力,去从产品的根本形态上,予以跨越的所在。如果只是在工程师的方案上设计一些图案色调,那是美工的任务。设计师的价值和意义,应该在于跨越技术和艺术的界限,去化纯技术和纯艺术的不可能为可能。
WearGO,你们的产品概念很吸引人,但是你们的设计师准备好了吗?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