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标准协会中国籍董事袁昱回应华为禁令

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按:IEEE 限制华为事件闹得满城风雨,IEEE 消费电子协会标准委员会主席袁昱博士昨日发了一条朋友圈发表示,IEEE 已经最大限度保留华为的权利,相较一些标准组织已属一股「清流」。然而网友对此并不买账,并表示 IEEE 是「五十步笑百步」。为此,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与袁昱博士取得了联系,针对各方的质疑进行了深入交流。

IEEE 标准协会中国籍董事袁昱回应华为禁令

袁昱博士的两点声明:

  • 第一,为什么我了解足够多的真相和内情,尤其是在标准方面?IEEE 内部从流程和技术两个维度对所有的标准予以监管。从流程维度监管标准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IEEE 标准协会董事会,我是全球共 14 名董事中唯一的中国籍董事。从技术维度监管标准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IEEE 技术理事会标准委员会,我是全球共 7 名有投票权的委员中唯一的中国籍委员。


  • 第二,今天我的回答只代表我个人,不代表 IEEE 官方。当我们谈及 IEEE 的时候,到底谁是 IEEE?IEEE 就是我们全球 40 多万名会员的集合,她 130 多年的历史是靠全体会员共同维护才走到今天。任何实体在任何国家都必须要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由于 IEEE 总部的注册地是在美国,也就不得不遵守美国法律。有些话,如果以 IEEE 官方的名义说出来,会给 IEEE 带来麻烦,之前的用心良苦还可能白费。但我作为一个国籍和居住地都在中国的会员,以我个人身份发言就不必受美国法律限制。

IEEE 标准协会中国籍董事袁昱回应华为禁令

IEEE 标准协会董事会名单中的袁昱博士,底下 Dave Ringle 便是邮件发出者。根据官网介绍,董事会负责对 IEEE 标准协会 (IEEE- sa) 工作进行指导,包括制定政策、财务监督、开展活动等。它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和任命委员会、委员会或其他组织,以便 IEEE-SA 工作的开展。

(链接:https://standards.ieee.org/about/bog/index.html)

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您认为昨日的报道存在哪些误解?

袁昱:有报道称,「最新曝光的相关邮件要求,禁止华为员工作为旗下期刊杂志的编辑和审稿人」,实际情况完全相反,邮件明确说明了被美国商务部列入黑名单的实体员工可以担任编辑和审稿人。同一篇报道还称,「接下来,华为相关的投稿、文章、会议赞助,以及分支协会职务,可能都会受到关联影响」,这纯粹是作者的主观臆测。恰恰相反,IEEE 的声明里明确说明了以上这些都完全不受影响。

还有报道称,「众所周知,IEEE 等国际标准制定组织宣布限制华为参与 5G 标准的开发」,这更是彻头彻尾的谣言。

IEEE 关于此事的邮件声明我一共收到两次。最早是在北京时间 5 月 25 日早上 8 点,收件人是 IEEE 标准协会的董事会和理事会全体成员。第二次是在北京时间 5 月 29 日凌晨 4 点,收件人是 IEEE 旗下的所有标准委员会主席和标准工作组主席。需要说明的是,邮件所附的声明并不仅仅适用于华为,而是适用于任何被美国商务部列入黑名单的实体。但对于在 IEEE 这个平台上从事标准制定的人而言,这两封邮件所传达的最重要信息,就是消除了很多人从 5 月 16 日以来的疑虑:是否还能与华为一起在 IEEE 中合作制定标准?答案是完全肯定的。华为可以完全如常地参与 IEEE 的标准制定,而这背后,是 IEEE 用心良苦地利用美国出口管制法规里的例外条款,把 IEEE 制定标准的会议归纳为「对感兴趣的公众开放的会议」,从而使得「信息传播不受限制」。

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限制华为编辑与评审公开论文的权限,主要基于什么考量?

袁昱:首先要澄清的是,限制的并不是「公开论文」,而是「未公开的投稿」。邮件并未禁止华为员工作为旗下期刊杂志的编辑和审稿人。恰好相反,明确说明了被美国商务部列入黑名单的实体员工可以担任编辑和审稿人。唯一的限制是不能在学术论文稿件被录用前参与同行评审。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因为被录用前的学术论文稿件是未公开信息,实在无法归纳到「对感兴趣的公众开放」的范畴里。而作为 IEEE 官方给出的解决方案,又必须在法律上做到面面俱到滴水不漏,所以在完全保障黑名单企业继续参与学术会议、标准制定、担任学会职务等更重要的权利的同时,不得不丢卒保车,暂停其参与未公开学术论文稿件的审稿工作,但编辑和审稿人职务仍然保留。并且,一旦论文被录用,就算是公开信息,黑名单企业可以不受限制地访问。研究人员为了追踪技术前沿和动态要读的论文是被录用的论文,华为员工访问这些论文是完全不受限制的。对华为员工的影响仅仅是不能在审稿阶段看到将被拒稿的论文而已。这点影响相对于不受限制地继续参与学术会议、标准制定、担任学会职务而言,轻重程度大家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为何 IEEE 作为国际性组织,却受到美国政令的影响?

袁昱:任何实体在任何国家都必须要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由于 IEEE 总部的注册地是在美国,也就不得不遵守美国法律。但 IEEE 已经用心良苦地在法律框架内寻求了最大限度保护黑名单企业权益的方案。实际上,自从 IEEE 发了声明,就陆续传来其他标准组织和联盟恢复华为成员资格的消息。这其中,不能说没有 IEEE 的表率作用。

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目前有一些学者扬言退出 IEEE 组织,你们后续会有哪些补救行为?

袁昱:借用一位朋友转发我朋友圈时配的评论:「沟通还是对抗,统一战线怎么划分,在一线的可能才会真的听懂枪声」。

IEEE 在过去若干年里一直致力于减少美国在其作为一个全球化的组织中的比重,并迅速增加中国的比重。例如,如今 IEEE 标准协会的企业会员里,来自中国的会员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并且 IEEE 标准协会还正在推动管理层的架构调整,要让更多来自北美之外的会员进入管理层。

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据您所了解,还有哪些学术组织对华为采取了限制行为?

袁昱:对此我没有了解。

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王飞跃老师在朋友圈表示自己并未收到邮件?按理说他是 IEEE 期刊主编之一。

袁昱:我不是期刊主编,所以从 IEEE 期刊渠道是否发了通知我并不清楚。我收到的只有标准渠道发的通知。

IEEE 标准协会中国籍董事袁昱回应华为禁令

IEEE 消费电子协会标准委员会主席、IEEE 技术理事会标准委员会委员、IEEE 标准协会理事袁昱博士

截稿以前,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还与 IEEE 消费电子北京分会主席张帆取得了联系,从中了解到更多「内情」。交流一开始,张帆主席便强调自己「没兴趣替美国政府说任何好话,也没兴趣没义务替 IEEE 说好话」。

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这几封邮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张帆:IEEE 有很多标准工作组,我是其中两个的主席,在这过程中,有些主席或成员主动挑事,问 IEEE 是否应该禁止华为参加会议,因此 IEEE 才会发出这样一封邮件给所有的标准工作组主席。这是 FAQ 的源头,在这里头有我们一些朋友的运作,包括一些律师的工作,等于是走了美国禁令的擦边球,明确要求各个标准工作组「闭嘴」,允许华为正常参加所有标准工作组会议。

但由于美国禁令明确表明华为作为黑名单企业对「非公开信息」不能接触,所以只能限制华为不能参加未发布的论文的评审。但挑事的人第一时间抓住 FAQ14 条里的这一条进行大肆宣传。好像一帮人在 IEEE 努力半天反被搞,大家都很生气。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怎么理解?

张帆:IEEE 这个文出来的背景和时间是在所有标准组织都在明哲保身的时候,这背后的努力,包括中国人的努力,不能公开,不多说了。

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所以可以理解为 IEEE 是在挺华为?

张帆:学术界也许认为这一点已经很严重了,但工业界,整个事情出发点不是这样。正是努力后让 IEEE 先跳出来明确,等于也给其他标准组织提供了一个样板。说难听点,如果美国法律不找 IEEE 的麻烦,而这时还有任何标准组织拿美国法律说事,是不是应该要被骂。补充一点,昨天晚间几个组织宣布对华为解除限制或恢复,不敢说跟 IEEE 直接相关,但我想多少有关系。

目前的新闻报道里对前后事件的形容是:IEEE 禁止华为员工审稿、编辑是「反华」,而 WiFi 联盟、SD 存储卡协会、蓝牙技术联盟、JEDEC 协会等行业组织很快恢复了华为的成员资格是「发现华为有自有技术所以打不倒,是识时务的选择」。我认为这样的措辞是错误的,扭曲了事情的前后关系。多个行业组织在美国商务部发出华为禁令后为了保护自身和成员企业而第一时间选择了删除华为,这样的举动当然显得过激,但也显示出了他们不知道如何具体处理,只好先一概躲避。而 IEEE 在声明中给出了完善的表述,除了华为及相关企业人员的审稿、编辑之外的所有权益不受影响,其实是给行业组织们做出了积极的榜样,力挺华为的核心权益。

IEEE 标准协会中国籍董事袁昱回应华为禁令

IEEE消费电子协会北京分会主席张帆

今早,IEEE 的官方公众号「IEEE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发布了一篇《美国贸易限令对全球 IEEE 会员影响轻微》的声明,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将全文摘录如下:

IEEE 将针对近期美国出口管制条例(以下简称「EAR」)的增加名单做出回应,同时进一步阐释 EAR 对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地区)IEEE 会员的影响。


2019 年 5 月 16 日星期四,负责管理和执行 EAR 的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简称「BIS」)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其 68 个附属公司(在以下段落中统称为「华为」)加入限制名单。见 EAR 第 744 部分的第 4 号补充内容。违反 EAR 的行为将受到重大的民事或刑事处罚,包括罚款或监禁。


一直以来,IEEE 致力于向其会员,志愿者和整个专业技术组织提供广阔的学术活动平台和帮助。其中,IEEE 每年在全球举办 1900 余场专业技术会议,并在 IEEE Xplore®上提供超过 480 万份文献资料。而这些服务始终保持对所有会员开放,无论他们来自任何企业。


在提供这些服务时,(作为一个在纽约注册的非政治性,非营利组织)IEEE 必须遵守美国及其他地区管辖权内规定的法律义务。遵守这些法规能保护 IEEE 及其志愿者与全体会员。


相关美国政府的法规限制了华为公司及其员工无法参与 IEEE 一些通常不向公众开放的活动,包括一部分的出版物的同行评议和编辑过程,而 IEEE 需要合规。


然而,所有 IEEE 会员,包括华为员工,都可以继续正常保持 IEEE 个人及企业会员资格,并行使投票权;正常订阅、访问 IEEE 的数字图书馆并阅读 IEEE 其他出版资料及文献;正常提交技术论文并正常进入发表审核流程;正常参加并出席 IEEE 赞助的学术会议及活动,并可以赞助或接受 IEEE 的奖项。与华为有关的会员还可以正常参加商务、后勤和其他会议,包括参与学术大会的策划。


华为及其员工可以继续成为 IEEE 标准协会的成员,包括正常获得或行使会员的投票权;正常参加 IEEE 标准制定会议,提交新的标准提案,参与标准技术提案的公开讨论。


如果美国政府对 EAR 在同行评审方面的应用做出进一步阐释,IEEE 将进行相应的调整。

http://cn.ieee.org/show.php?a=719

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IEEE 标准协会中国籍董事袁昱回应华为禁令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