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第一次听到关于空气盒子的信息是在1月份的CES展上。如今4个月过去,海尔空气盒子的团队告诉我们他们的产品在这段时间里又经历了数版的改进。即将和大家见面的空气盒子究竟怎样?来看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的详细测评。
外观和硬件
包装采用了牛皮纸盒。据说此次空气盒子的外观设计有大量网友参与,比如这个包装盒的配色方案。
打开包装盒,就能看到黑色圆润的空气盒子了。空气盒子的中心是通透的,便于更好地检测空气成分。
背面同样带有透气小孔。底部是Micro USB的电源接口以及重置用的小孔。
上电后,VOC和PM2.5的指示灯亮,表示进入检测状态。
背面的WiFi指示灯则在上电后闪烁,等待配对。
空气盒子整体的尺寸在11*11*11cm,重量大约是140g,功率5W左右。
软件和使用
初看空气盒子的app(扫描包装背后的二维码下载)比我印象中海尔的形象略萌。
初始配置
先来看初次配置过程,注册登录后即为配置界面。正常大约3步配置完成:等待WiFi指示灯闪烁,输入密码,配置。
如此,首屏就是天气和当前整体的健康空气指数(越高越好),点击上半部分是最近的天气预报;下半部分则是详细的空气指标。
点击界面中的表情,可以看到近期各项指数变化。
空调/净化器的配对
海尔的空气盒子,最初团队的设想就是要做成一个集空调、净化、加湿于一体的组合空调。最后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放弃空调方案转而完成了空气盒子。而通过红外与空调/净化器配对就是空气盒子曲线实现家庭空气管理的核心。
配对的过程在目前的版本里已经相当简单:
用遥控器对准空调开机(此时空气盒子会接收并且分析折射回来的红外信号),跟着空调会罗列一系列的品牌——用户只需要选择对应的品牌就能自动下载相应型号的空调红外码。
这样就可以直接在app端遥控空调/净化器了。
这一部分基本上就是简化了空调和净化器的管理,将两者合并并且模式化——不用在“滴滴滴”对着空调一阵按。
不过这部分有两大遗憾:一台空气盒子目前只能控制一台空调和一台净化器;其次是还没有打通IFTTT功能。
场景测试
2.靠近点燃的纸条,VOC和PM2.5指数迅速恶化。
app端的数据变化,以及迅速弹窗提示用户通风。
从这个层面来说,空气盒子其实也是一台安全设备。
比检测更进一步
笔者最近一直在用一台跟智能无关的空气净化器,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因为没有任何示数,所以不知道开起来是否有效;也不知道何时应该开,何时不用开。樊佳鑫在前几日笔者去采访时,这么描述空气盒子:简化家里空气的管理,而不是单单作为参数的检测器——从这个角度来说,空气盒子已经比较好地做到了让用户“知情”,app端的管理也比传统的遥控器方式简单地多。如果说要有缺憾的话,那就是还没有IFTTT的功能,相信这个团队能够很快加入。
在检测的数据上,空气盒子还有一个小小的缺憾:没有二氧化碳检测——很多的用户喜欢在关窗情况下开启净化器,但此时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也会升高——所以好的空气始终是良好的通风跟净化的平衡。
对整个大的空气管理领域,空气盒子是一个较早的开端——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量产案例。就像此前我们在“肺话”中提到的,空气净化领域一直缺少一个裁判员——那么从空气盒子开始。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