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作者系虚拟现实行业网站87870.com的运营咸菜,咸菜谦称“87870官方群里负责一些常规问题解答的渣渣”。蚁视上周的发布之后雷锋网刊载了《一个程序员对蚁视眼镜的吐槽》,本文系前文的后续,原文略有删减。
12月10日我们发布了来自行业开发者锂锗的投稿文章《一个程序员对蚁视眼镜的吐槽》,该文获得了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的刊载之后,获得了意向之外的关注。我个人和87870网站并不是蚁黑,也没有任何纠葛,之前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良好。但作为一个虚拟现实从业者,我们无法无视或者回避来自一线开发者们的质疑和探究,不说以求整个VR行业能够健康发展这种大口号,我只求我们推送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
11日晚上和12日上午,包括此文完稿以后,我和蚁视相关负责人互通了电话,并简单对相关的技术疑点进行了讨论。我作为一个网站运营,对硬件属性、光学方案等,并不了解,专业的问题自有专业的人来解答,这里便也不多废话(想详细了解的,可以移步蚁视相关文章)。我今天想写下的,是一个网站运营者对蚁视的一些看法。
同样,立场中立,仅代个人,大家看过就好。
国内虚拟现实行业获得真正的实际增长,是始于2014年3月,由“Facebook 20亿美元收购虚拟现实厂商Oculus”这则消息引爆。大众从此开始大规模的了解虚拟现实,同时蛰伏许久的行业从业者们也纷纷感觉春天已然临近,开始大规模的投入这个行业,我们可以简单称之为VR行业大生产运动。蚁视作为圈内老牌的硬件团队,在此期间,也获得了较之前更多的关注,其真正获得资本投入,也大概是在这个时间点前后。
开发者、硬件制造商的增长,只表示一个行业的火热程度,而普通消费者的增长,才是一个行业真正兴起的基石。同时,这也是一个行业是否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
下图内容为2012年至2014年11月的中国互联网虚拟现实行业搜索热度走势(详细数据报告我们会在12月数据搜集整理之后,免费发布给大家)。从我们搜集的数据来看,14年3月以后,虚拟现实行业相关搜索人数增加了一倍以上,部分重点产品的关注度,涨幅甚至超过10倍。而更喜人的一点是,这个增长并不同之前12年9月、13年5月的过把火就死,它是在持续增长的,用户在新鲜感过后并未大规模流失,而是真正留存了下来。
而这场硬件产品的风潮里,蚁视可以说是涨幅最为迅猛、也是最为受广大用户关注的产品之一。
那么国内目前用户数最多的VR硬件产品是什么呢?是暴风魔镜和形形色色的纸盒眼镜,根据暴风魔镜官方给出的订单数据,从9月份产品发售至11月份,其官网接受的订单数已经超过了8W台,实际发货超过6W台;根据我们搜集到的相关数据,暴风官方论坛注册会员数已经突破3W,每天新增会员数在280-340之间;国内纸盒眼镜的发货量,总数也在10W以上。
同期比较,国内相关的虚拟现实网站流量又有多少呢?相较于暴风的数据,行业内专业的虚拟现实网站流量只能占到其十分之一不到,而其中拥有Oculus DK1、Oculus DK2的用户,又要减掉至少七成以上。也就是说,国内拥有Oculus DK1、Oculus DK2这种专业VR设备的人数,不会超过1000人。
18W VS 1000,这组数字对比就是国内整个虚拟现实行业的现状,一方面是普通大众对虚拟现实、全息头盔、3D全景等新锐科技产品的追捧和热爱,另一方面却是如Oculus DK2这样优质产品的匮乏。12月份会是整个中国虚拟现实类眼镜产品大批量上市的节点,本月内会有多款重量级产品发布,而这些产品也基本可以分成三种类型。
1、 手机VR眼镜类产品
2、 Oculus眼镜类产品
3、 自研类PC眼镜产品
这三类型也基本代表了虚拟现实眼镜类产品的三大方向。其中第一类手机VR眼镜技术门槛最低,价格最惠民,也是目前市场占有量最大的产品。第二和第三种眼镜,则代表了PC端虚拟现实眼镜的两种发展思路,一种是最求最好虚拟现实体验,一种是在体验、设备、价格、市场中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前者以Oculus眼镜为代表,后者则以我们今天要吐槽的蚁视为代表。
从我一个运营的角度来讲,一款产品或者说一个网站是需要不断完善的。用户也一样,一款产品有缺陷,但只要它越做越好,用户是可以接受的。用户不能接受的,反而是一款表面很OK,但内里却是各种缺陷的产品。产品可以有迭代,运营可以有策略,技术可以被包装,只要用户可以接受并获得一定的实惠,无损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就是好的方案。
说到这里呢,肯定会有争议,特别是行业从业者们会反驳:
我们一直在做的,不就是把产品要做到尽善尽美么?我们要给予消费者的,不就是最好的体验么?那些纸盒眼镜,有个屁的沉浸感啊!暴风眼镜,除了能勉强看个电影,视觉60度的渣渣一个啊!
之前参加过一个行业沙龙,暴风魔镜CEO冯鑫在会场曾经回答过一个类似的问题。大概的意思是这样,暴风一代产品存在很多问题,体验相对Oculus这种顶尖眼镜来讲也很一般,但起码他做到了让普通用户了解VR。对圈内人来讲,Oculus眼镜体验可以打90分,暴风相同标准下可能最多只获得10分。但对普通用户来说,有没有暴风魔镜,这个区别是0分和1分的区别。0分到1分相当于人可以吃上饭,1分到100分是吃上饭以后,再考虑吃馒头还是牛排的问题。
针对PC眼镜的两种模式,根据目前已经曝光的产品信息,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对比。在具体的屏幕分辨率、ppi等硬件指标方面,主要的几家产品大体相同。针对蚁视产品来说,其屏幕的像素点等个别数值是要优于Oculus眼镜的。
在价格方面,Oculus眼镜官方售价35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400元左右,但因为Oculus官方不对中国发售,国内目前二手黄牛价5000元左右,而以蚁视为代表的自研VR眼镜价格在1500元左右。可以说,价格方面蚁视等自研VR眼镜价格要大大低于Oculus眼镜类产品。体验方面,根据现场小伙伴们实机体验反馈,蚁视眼镜的体验效果从沉浸感及视角广度而言是不如Oculus眼镜的,但在画面清晰度方面较胜一筹。
也就是统筹来说的话,蚁视VR眼镜的价格、分辨率、一般体验是要优于Oculus眼镜的。那么它的缺点在哪里呢?在于普通消费者看不到,或者不了解的地方,正如之前锂锗的那篇文章所讲,蚁视眼镜的硬伤在于当代产品的延迟和沉浸感缺失,以及后续产品升级的局限性。
那么现在,大家就面临一个很具体的问题了,到底买Oculus,还是蚁视这类产品?这种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简单地说,就是想要好的体验效果、价位能接受的建议入手Oculus DK2这种,毕竟这是圈内公认的好产品。只是想要入门级体验,预算一般,不在乎沉浸感多强烈的,可以考虑蚁视、3glasses等产品。吆喝归吆喝,真正要买东西的时候,毕竟还是要看我们这些上班族腰包里的银子能不能承受的。
讲到这里我们再回头看整个市场,目前全球Oculus眼镜的发货量一共才14W台,但暴风仅三个月的量就已经接近了10W台。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确实是纸盒眼镜、暴风一代、蚁视VR这种VR眼镜让更多的人第一次了解、拥有了VR。
我是一个运营,87870也是一个靠行业生存的网站,行业产品越丰富、用户越多于我而言是有好处的,也是我乐于见到的。也就是说,于我个人或者87870来说,对蚁视公司是毫无偏见的,蚁视同时推出7款产品战略,如若都能做好,产品宣传也并无任何猫腻之处,这是我们佩服并且乐于见到的。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