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蓝鲸2号、蛟龙号、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中国奇迹”呈现在《厉害了,我的国》的电影银幕上时,当“北京8分钟”震撼冬奥会时,我们除了自豪之外,也深切感受到科技兴国、创新强国的重任。正如电影中所说,最艰巨的任务,就是怎么用好科技利器,服务国家,回馈社会。
今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国科技创新由跟跑为主转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成为全球瞩目的创新创业热土。他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要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
此次由军委科技委发起,中国科学院主办,深圳市人民政府支持的中国科学院首届“率先杯”未来技术创新大赛,正是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中科院“率先杯”大赛全国宣讲深圳首站现场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营造鼓励创新文化,以军民融合前沿科技创新的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颠覆性为出发点,激发自主创新活力,培养具备开拓创新潜力的中青年人才,为国家急需的“颠覆性技术”发展奠定基础,中国科学院于1月26日正式启动第一届“率先杯”未来技术创新大赛,大赛以“梦想驱动,智胜未来”为主题。
“国之未来,由你创造!希望先进的科技成果能够通过‘率先杯’大赛这一交流窗口、转化平台,充分地面向中科院、面向全社会进行展示,为我国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区域源头创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表示。
樊建平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消息,3月9日,大赛全国宣讲会在承办单位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首站打响,现场有来自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深圳国防科技工业协会、深圳无人机行业协会、深圳市机器人协会、深圳市安防协会等行业协会有意向参赛的会员单位,社会科技创新者、中科院意向参赛员工学生等线上下500余人参加此次宣讲会。宣讲会上多次提到“颠覆性”“未来技术”“军民融合”等关键词,着重强调创新性、开放性、首创性、持续性,希望能够积极探索国防科技创新超越发展的新举措、新方法、新途径,面向全社会招募颠覆性的未来创新技术。
“我们想要发掘的是足以颠覆某一领域现有科研与产业格局的前沿性技术,甚至是对主流和关键技术进行‘破坏性’替代,以达到‘颠覆性’效果的技术革新或科技创意。”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院长助理毕亚雷在宣讲会上指出。
毕亚雷
据介绍,大赛将面向中科院系统员工、学生、社会科技创新者,在“智能无人平台与体系科学技术、生物及交叉技术、先进平台和新概念装备技术”等12大领域召集项目。本届大赛创新地采用阶梯式的奖励形式,参赛项目不仅可以在每个阶段获得优胜奖励,而且优秀的项目还可以得到国家相关单位的资金、政策及落地支持。
“决赛获胜项目将获得免试资格,直接入驻中科创客学院,可享受一年免费孵化服务,并且有机会进一步获得发起单位、主办单位和支持单位的课题立项支持,以及相关投资机构的融资支持等。”中科创客学院院长薛静萍在宣讲会上表示。选择接受“创意收购”的项目,每个项目可获现金奖励,并由组委会授予荣誉证书。
自3月12日开始,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还将前往北京、合肥、上海、武汉、成都、西安、广州等全国七大城市进行大赛宣讲,报名征集工作将于3月31日全部截止。更多信息请登录大赛官网cas.makercas.com。
【赛事具体安排】
一、 大赛作品领域
本届大赛以抓住智能科技发展的主轴主线,从鼓励促进人类科技进步、发展模式升级和战争规则改变出发,设置了“智能无人平台与体系科学技术”、“生物及交叉科学技术”、“未来网络信息体系科学技术”、“先进平台和新概念装备技术”、“未来先进电子科学技术”、“先进能源、新型材料及制造技术”、“海洋科学及应用技术”、“军民融合应用基础科学技术”、“变革性交叉融合科学技术”、“重点区域信息感知技术”、“集成创新与新兴能力”和“其他”等12个参赛领域。
二、 大赛作品分类
重点支持某一领域的前沿性技术,甚至是对主流和关键技术进行“破坏性”替代,以达到“颠覆性”效果的技术革新或科技创意,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个组别:
(一) 创意畅想组
开展前瞻性的畅想展望,适当结合当前科技前沿发展现状,探索对未来产生“颠覆性”影响的科技创新解决方案或路径。报名参赛本组的项目要求具有较强的创意和前瞻性,技术基本原理和商业化实施可行,逻辑清晰;不要求报名项目已有相关专利、产品或产品原型。
(二) 创新突破组
基于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的原创技术,具有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或核心关键技术等创新成果。报名参赛本组的项目要求具有较强技术基础和技术团队;有较强的技术可行性,具备相关技术的原型机、论文或专利者优先。
(三) 创造应用组
重点聚焦产品实现,可围绕某项特定技术单点突破;也可多个单项技术交叉集成,产生创新性技术和应用,最终应用落地形成产品或原型。报名参赛本组的项目要求直接面向应用市场,具有优良的产品核心竞争力,要求项目已经一定程度上的产业化、商业化,具备一定产品成熟度;具备产品或产品工程样机者优先。
三、 参赛要求
(一) 参赛对象
1.员工组:在中科院系统内全职工作的年龄不大于45岁的中青年人员(含博士后),特别鼓励中科院青年促进会成员参赛;
2.学生组:具有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学籍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3.社会组:非中科院系统的社会创新创业者(须有中科院相关单位推荐,),特别鼓励全国青年千人参赛。
(二) 参赛形式
按照“创意畅想组”、“创新突破组”、“创造应用组”三个组别,以不同的参赛要求和评价标准,分组征集参赛项目,分组进行比赛。大赛不直接接受任何形式的团队、个人报名。
对参赛项目的要求:
1.不得涉及国家、军队、科技相关秘密;
2.参赛项目原则上没有获得国家或军队财政资助。
四、 奖励形式和标准
大赛采取阶段式资助方式,同时,考虑到参赛项目因技术领域、应用场景、系统级别等的不同而难于用统一标准分级评判,因此优胜方案排名不分先后,采用无差别的奖励方式。各阶段具体奖励标准和数量如下:
(一) 初赛优胜奖励
项目初赛阶段,“创意畅想”、“科技突破”、“应用集成”三个项目分组拟各评选25个团队入围,总共75个优胜项目入围到复赛环节。每个初赛优胜项目可获得10000元现金作为奖励。(注:“复活”的15个项目不属于初赛优胜项目,不接受初赛优胜奖励)。
(二) 复赛优胜奖励
复赛阶段,共评选30个项目获复赛优胜奖,每个复赛优胜项目可获20000元现金作为奖励。
(三) 决赛优胜奖励
项目决赛阶段,共评选15个项目获优胜奖。每个决赛优胜项目可获得50000元现金作为奖励,并由组委会授予荣誉证书。
(四) 转化阶段
决赛获胜项目将获得免试资格,直接入驻中科创客学院,可享受一年免费孵化服务,并且有机会进一步获得国防科技创新特区、主办单位和支持单位的课题立项支持,以及相关投资机构的融资支持等。选择接受“创意收购”的项目,每个项目可获现金奖励,并由组委会授予荣誉证书。
关注雷锋网公众号,跟雷锋网一起读懂智能&未来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