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互联网、游戏企业“裁员潮”接踵而至,成为重灾区。行业“动荡”不断加剧,而在这半年内,AI行业“裁员”相关的新闻、消息也不断被传出。真真假假、虚实相混。但不可否认的是,经历了AI产业“落地”、资本的疯狂涌入、炒作。无论是市场、资本还是企业,都开始逐渐变得冷静、理性。
AI是未来科技行业的发展趋势,近日,软银CEO孙正义也对媒体表示,人们应该为人工智能AI的发展做好准备,因为它将在30年内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2019年新年伊始,美国特朗普总统签署一项行政命令《美国人工智能倡议(American AI Initiative)》。该法案将要求联邦政府引导现有的资金、项目和数据,“优先”支持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商业化。
在行业趋势的“鼓动”下,众多中、小型创业企业投身AI事业的发展中。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人工智能AI领域相关投融资金额逐年增加。预计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有望达到接近1000亿元。到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在人工智能AI两大投资领域,计算机视觉以及自然语言处理中,计算机视觉成为最先获得回报的领域。
AI行业经历了三年的“野蛮生长”,疯狂扩张,“不理智”的弊端开始逐渐显露出来。2018年年尾,不少业内人士认为2019年AI行业将会迎来洗牌、淘汰的时刻。不能找到很好的变现方式,不能找到最优落地场景的AI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市场是无情的,资本市场不相信眼泪。讲故事、讲情怀,或者只有技术,没有场景的企业必定成为市场惨烈竞争之下的“炮灰”。
雷锋网汇总了,近段时间,AI独角兽疑似裁员的消息。前车可鉴,殷鉴不远,希望能给市场后进者们的“淘金热”带来一些思考。
科大讯飞:优化部分正式员工
今年年初,科大讯飞被传出裁员,不少员工在脉脉上爆料,科大讯飞“优化30%的正式员工”,“约谈、半天签字走人”。此外,还有人继续爆料,“科大讯飞裁员又开始了,一个项目竟然裁员35%以上,太狠了!人心惶惶!我这边通知年前10%年后10%”,“优化也不给赔偿”,“教育的”,“打卡异常年度绩效被打e”,“无补助报销出差加班,迫使员工离职。”......
(雷锋网注:图片来自于网传信息截图,真实性有待验证)
对此,科大讯飞回应:
“相关传言系不实信息,公司正在进行年末业绩考评及末位淘汰工作,也同步为被优化员工提供转岗等人性化选项。2019年公司整体人数将比2018年稳中略升,目前也正在同步开展招聘工作。”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也公开就此事发表看法:
“市场不相信眼泪,面对激烈的竞争格局,对员工的过度宽容是对员工的害。如果,我们不在组织内进行新陈代谢,企业和个人就会被时代和市场新陈代谢掉。因此,大幅度提升组织效能和激发员工积极性,是我们人力资源2019年的重要工作方向。”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总结:从科大讯飞的官方声明,到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的发言中,可以窥见,科大讯飞既没有完全否定裁员事实,同时,也侧面说明公司现状确实不佳。事实上,科大讯飞的“跌落”一切有迹可循。2018年,科大讯飞同传造假事件,创造了“人机耦合”名词的新阐述。
去年下半年,央视新闻报道,科大讯飞非法侵占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建设培训基地为名开发房地产。科大讯飞已变成一家打着“高科技”招牌,到处招摇撞骗土地的房地产公司。此事件,迅速发酵,业界一片哗然,也使得科大讯飞再次走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对此,科大讯飞对雷锋网表示,政府的调查已经澄清了之前的不实传闻,讯飞从未从事房地产事业。
雷锋网认为,一方面,科大讯飞自身问题很多,例如,长久以来公众对其科研补贴的依赖,研发支出的构成抱有怀疑态度。另一方面,国内AI企业在相关技术的落地场景上,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出口”。因而,一些市场的怪现象,频频被披露。比如,不断融资又不断向外投资,扎堆机器人、芯片等应用场景。
沪江教育:传出裁员95%
今年3月6日,沪江教育被传出上市对赌协议失败,导致大范围内的裁员,比例大约为95%。爆料称沪江市场部、督导和老师全部下岗。随后,沪江教育发出公告称,公司仍然上市进程中,不存在对赌。面对国内外资本市场变化,沪江将选择合适时机进行IPO。公司确实正在对部分业务线调整优化,以增收减支。
《财经》报道显示,一位近期被沪江裁员的技术人员透露,确实存在较大范围的裁员,幅度约50%。另一位在职的沪江员工则对《财经》表示此次是正常裁员,传言是竞争对手的恶意抹黑,但他未回答具体裁员比例是多少的问题。
2001年,沪江网成立。沪江网招股书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年度亏损为2.8亿、4.22亿、5.37亿人民币,亏损不断扩大。2018年前8个月,该数字进一步扩大到8.63亿。而2015至2017年,仅销售及分销开支,就分别占总收入的132.2%、115.3%和106.1%,招股书披露后,不少媒体和业内人士都称之为“流血上市”。
比特大陆:创始人出走,AI业务成为裁员重灾区
今年2月26日,多个消息源显示,全球矿机业巨头比特大陆联合创始人吴忌寒,由于与另一位联合创始人詹克团产生分歧,将会淡出公司管理层。或离开比特大陆,另起炉灶,成立自己的新公司。吴忌寒的关注焦点主要在区块链,詹克团的关注点则在AI和芯片领域。同时,比特大陆将迎来新一轮的大裁员,裁员比例将达50%,人工智能业务成为本轮裁员的重灾区。
对此,比特大陆对媒体回复称:
“传闻均属谣言。一切以比特大陆招股书为准。”
雷锋网了解到,比特大陆成立于2013年,较为低调。在不到六年时间占据了全球74%的比特币矿机市场。直到2018年9月,比特大陆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比特大陆的业务范围,以及具体盈利业务才被大众所了解。
自上市失败之后,从去年年底至今,比特大陆先后三次传出裁员消息。而来自华盛证券的消息显示,港交所顾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比特大陆的业务是否可以持续;第二,对于加密货币未来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
2018年,比特大陆转型人工智能。招股书中显示,由于公司在开发ASIC芯片时解决了大数据处理能力和低功耗芯片设计所提出的类似挑战,公司认为可以将相关经验应用在开发用于深度学习的AI应用上。一是,比特币价格在2018年出现大幅度跳水。比特大陆业务盈利从2017年的高歌猛进,到2018年的严重亏损,落差巨大。加密货币的波动,给比特大陆业绩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另外,比特大陆转型的人工智能领域,短时间内没有很好的着力点。
雷锋网认为,比特大陆在业务收入上严重依赖于其核心业务矿机销售。新、旧业务的双重不确定性,致使比特大陆“大起大落”。而企业转型,一定需要对新领域有较为清晰的理解。盲目跟随市场,进入不熟悉的领域,只能将自己置身于“泥潭”之中。
旷视科技:传裁员,官方回应“系正常年度组织调整”
今年2月27日,微博爆料显示,AI独角兽旷视科技裁员15%,其中,杭州分部一锅端。该爆料人称,员工上午还在写代码,下午就通知走人。N+1赔偿,所有的文件事先打印好,没有协商的余地,签字的同时所有权限关闭。消息当天,雷锋网向旷视科技求证,对方表示消息不实,都是正常年度业务调整。
雷锋网了解到,旷视科技成立于2011年,已经完成D轮融资。官网信息显示,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行业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为全球行业用户提供领先的人工智能算法和解决方案,构建城市级智能物联网系统。
旷视科技研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智能视频云产品,智能传感器产品,智能机器人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金融、手机、安防、物流、零售等领域,拥有上千家核心客户,其中包含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富士康、联想、凯德、华润、中信银行等众多行业级头部企业。
今年年初,旷视科技发布了一个战略级发布会,宣布进军机器人领域。同时,更换企业新Logo。众所周知,旷视科技最先在人脸识别领域“C位出道”。而年初的业务调整被认为是,旷视科技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做出的“转型”。
滴滴出行:企业“过冬”,员工裁出“幸福感”
今年2月中旬,滴滴出行被传出裁员消息,消息显示,滴滴本轮裁员比例将会达到25%,裁员风波影响的人数大概在两三百人左右。集中在R-Lab孵化的业务,包括滴滴外卖、小巴。而滴滴方面给出的裁员具体赔偿方案为,补偿一般为N+1个月(本周能确认,再额外给一个月补偿)。
滴滴出行在年后的月度总结会上,就提前打了一剂“预防针”。滴滴CEO程维宣布,公司将做好过冬准备,2019年会聚焦当前最重要的出行主业,继续加大安全和合规投入、提升效率,因此将对非主业进行“关停并转”,对业务重组带来的岗位重叠和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进行减员,整体裁员比例占到全员的15%,涉及2000人左右。
有趣的是,滴滴出行的裁员计划,由于赔偿到位,补偿丰厚。员工被裁出了“幸福感”,不少员工为了争夺裁员名额挤破了头。而滴滴并未对此事进行相关回应。滴滴出行因为处理得当,成为“良心”企业。
雷锋网了解到,2018年是滴滴出行挣扎的一年,恶性事件的连续发生,致使滴滴出行整体业务受挫严重。滴滴整改之后,不少用户感受到了打车难。而另一方面,滴滴出行也不断进行着业务调整,对于恶性事件的防范工作,滴滴出行也早有预见,引入新技术。2018年1月,滴滴出行成立AI Labs(人工智能实验室),以加大人工智能前瞻性基础研究,吸引顶尖科研人才,加快推进全球智能交通前沿技术发展。通过AI技术们,解决人们出行问题。
总结:从去年开始到今年年初,疑似裁员的消息仍然不断地发酵。无论是企业正常的业务调整,还是市场大环境倒逼企业,及时换血,调整业务。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红利的渐渐触顶,企业需要对自身业务有足够的把控能力。疯狂扩张之后,“两行泪”。雷锋网了解到,上述部分被披露的AI独角兽企业被传出裁员消息,只是疑似并未被准确证实。与此同时,商汤科技对雷锋网表示目前并没有任何裁员计划。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