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穿山甲被“看见”的6年,一部技术“穿山”史

走穿山甲走过的路,有多难?

一把专门找铁匠定制的镰刀,是开路必备,砍掉能把人包裹进去的荆棘和杂草;万精油、驱蚊水,让人和各类蚊虫保持距离;不可少的水和干粮,维持一天的体力;还有不期而遇的蛇、野猪等各类动物,常常带来惊吓与惊喜。

就是靠着这股生猛和闯劲,生态环境保护专家、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负责人李成和他的同事几乎走遍了位于广东惠东县的乌禽嶂——这个中国大陆地区最大的中华穿山甲栖息地,并网格化地规划出巡护路线。

隐秘穿山甲被“看见”的6年,一部技术“穿山”史 

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过去几十年,这个比大熊猫还稀少的动物被大量盗猎,数量下降了90%,保护迫在眉睫。4年前的今天,国家林草局发布公告,将穿山甲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意味着穿山甲从此受到最严格的保护。

而在更早的2018年,李成团队就在广东省林业局的指导下开始了穿山甲保护工作。除了要在巡护中阻止盗猎情况,他们还要靠科学的监测与保护,才能有望恢复其种群数量。包括收集大量的穿山甲野外数据,来制定更科学的保护策略。

但,穿山甲数量稀少、胆小、昼伏夜出,如果只靠人工巡察,难度可想而知。从2018年以来,巡山6年的李成只见过野生穿山甲1次,“简直比中彩票还难”。不过现在,与穿山甲“相遇”变得寻常,它们的“秘密”也在监测中被解开。答案,在持续的有效保护中,在科技产品的落地应用中,也在比人巡更高效的技术 “穿山”中。

01

让技术去“穿山”

把传说中的穿山甲变为现实

如果野外工作分难易程度,李成会分成轻松愉悦型、艰苦穿越型,还有一种是追踪穿山甲型——难以言说的酸爽。好在他大部分时间都乐在其中。从小就向往自然的他,小时候坐在教室里,看向窗外的山脊线,会幻想有没有豹在上面漫步。一有时间就往野外跑,家附近的田间和山头就是他的游乐场。在离开故乡前,他曾走入到那片山脊中,探险了三天,还真找到过中大型猫科动物的粪便。

这份热情在进入社会后依旧没有磨灭。他在深圳从事IT工作12年,工作中与前沿技术一路前行,看着万丈高楼起;业余时间则爱钻进物种世界里,他关注小区后山里的竹叶青、深圳湾的黑脸琵鹭、市区20公里外山上的豹猫……不断体验着一个物种给另一个物种的欢乐和激励。

隐秘穿山甲被“看见”的6年,一部技术“穿山”史 

累的时候,李成在石头上也能睡得很香,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直到遇到穿山甲,他下定决心奔赴野外。那是2018年,一位乌禽嶂周边村民发现有穿山甲生活的痕迹,热爱生态环境保护的李成立马前来查看,结果穿山甲没见到,却是发现了满山的盗猎夹,他自己都踩到过。而有些动物为了逃脱盗猎夹,只能硬生生旋转把腿弄断。“当时我就觉得要马上开始做点事情,不然再过一两年可能真的来不及了。”

于是李成辞掉工作,创立了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以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为使命,对乌禽嶂的穿山甲和这片栖息地开始了保护。第一个难题,就是把村民口中的穿山甲“传说”变为真真切切的“现实”——找到它!

“要找到穿山甲,只有把自己变成穿山甲,才能有效地发现它们的足迹,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李成说道。在最初的“刷山”历程中,他就靠着经验,钻进穿山甲食物多的地方,一步一步踏遍5万余亩山林,就这样走了一年多,才把乌禽嶂的山走遍。“没有捷径,可能是我懂山林,又比较能跑,那些走过的路就成了巡防线。”

但光靠人工巡护探寻穿山甲的足迹太难了。好在,越来越多科技工具正在为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持,利用技术帮助人更高效地“穿山”——通过安装红外相机搭建智能监测系统,自动抓拍经过的动物,24小时全天候监测野外情况。终于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相机拍摄到穿山甲钻进洞的视频。“这里果然有穿山甲!”李成翻看到的时候,激动不已。“我们的判断没有错,保护要进行下去!”

02

科技助力“解密”穿山甲

保护穿山甲就是保护整个生态

科技不仅仅让穿山甲被“看见”,更让它的保护路径和价值被“看见”。

2013年,一位动物保护专家在北京救助了一只穿山甲,无奈的是,因为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该放生到哪里去,后来只能在救助中心继续养着。

这就是穿山甲的困境,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它们。在历史记载中,穿山甲在中国南方到处都有,所以家喻户晓。但如今,野外几乎很难见不到它们,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只有一些被神化的故事,会穿山、会“救爷爷”,以及偶尔听闻它们被残害的一份疼惜。

“技术帮助我们打开了认知。”李成说,通过智能监测系统的监测,他们终于发现了这个小家伙的真实模样,原来竟是那样可爱灵活——穿山甲不会穿山,但它是打洞高手,比人手指还长的爪子,可以很快挖好一个三四米深的洞,还能轻易挖开蚁丘。这些洞有居住洞、社交洞还有觅食洞,有些穿山甲会手捧一些树叶回洞,自带“被子”“床垫”让居住洞更舒服,觅食洞往往就在食物多的地方,穿山甲的舌头一般有40厘米,能灵活地伸进洞里、细缝,快速地吃掉白蚁、昆虫,社交洞则是各自留下点气味互相嗅一嗅,知道同伴的存在。

隐秘穿山甲被“看见”的6年,一部技术“穿山”史 

穿山甲在收集草,素材由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提供 

更重要的是,穿山甲是整个生态的重要一环。一只体重3千克的穿山甲一次能吃掉300-400克白蚁,保护17公顷的森林。除了对白蚁的捕食外,穿山甲的洞穴也为森林里其它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栖身之所,一只中华穿山甲平均一年能挖掘约50个洞穴,如果没有中华穿山甲大量的废弃洞穴,很多蛇类将没有合适的越冬场所,鼠类将没有存储粮食的地方,中小型食肉动物将没有遮风挡雨的巢穴。这意味着,保护穿山甲就是保护整个生态。

隐秘穿山甲被“看见”的6年,一部技术“穿山”史 

穿山甲宝宝抱着妈妈的尾巴进洞,素材由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提供 

目前,乌禽嶂安装了百余台相机,为长期监测、了解穿山甲发挥重要作用。去年,海康威视STAR科技公益联合阿拉善SEE珠江项目中心、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西子江保育中心,也为乌禽嶂装上了一批野生动物保护摄像机,通过PIR红外技术毫秒级触发,可以实时拍摄并实时回传,在手机上就可以方便高效地查看野外情况。“通过海康威视GHD野生动植物监测云平台,还能实现抓拍提醒功能,当拍到动物的时候手机就会弹出提醒,上一次我收到提醒,打开刚好看到一只穿山甲正要进洞。”李成说:“很高效、很实用,这些相机都为动物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隐秘穿山甲被“看见”的6年,一部技术“穿山”史 

而野外工作的实践也推动了技术研发的脚步。野外无网无电,海康威视就开发出太阳能版本,并且升级4G版本可以实时回传影像,减少巡护员户外维护、取卡的频率。海康威视野生动物保护摄像机产品经理周工介绍,目前,智能监测系统已成为研究陆生兽类和鸟类的主要工具之一,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有效支持。

03

新技术解决新问题

科技延伸公益服务“触角”

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已不仅仅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引擎,也是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延伸公益服务“触角”的强大动力。

过去10年,各地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已获取了大量野生动物的图像数据,为各个保护区提供更科学的数据支撑。在乌禽嶂,智能监测系统的数据也表明穿山甲生态正在不断向好,比如拍摄率的不断提高,还有穿山甲洞的增多和范围扩大。“现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大量洞穴,有的离我们村庄不到50米,有的甚至直接出现在公路边。”

隐秘穿山甲被“看见”的6年,一部技术“穿山”史 

除了穿山甲,这套监测系统也记录着其他物种。今年,乌禽嶂还首次记录到了近危动物白额山鹧鸪,并且持续监测着黑鹳、中华鬣羚、豹猫、水獭、各种龟鳖等珍稀动物,为保护乌禽嶂整个生态的研究提供非常珍贵的数据支撑。而随着数据量变大,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所面临的鉴定数据量也在提升,给工作人员带来挑战,迫切需要为物种识别、个体识别和行为识别探索一系列可靠、高效的自动分析工具。

目前,海康威视正在联合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推进穿山甲智能算法的研发和优化,这会为后期数据整理大大提升效率。据了解,海康威视已经实现对大中型哺乳动物、鸟类等上百种野生动物的快速检测、分类、记录与警告,可以大大降低公益组织人工识别的成本与难度,其中对可可西里地区藏羚羊、藏野驴等的智能巡检,检测准确率超过90%。而这些背后所蕴含的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技术,都是为公益组织延伸公益服务的坚实基础。

隐秘穿山甲被“看见”的6年,一部技术“穿山”史 

李成说:“如今的公益,越来越兼具科技、温暖与智慧。科技开启了我们更多的想象。各界的力量加入,也让想象变成了现实。”海康威视STAR科技公益负责人也表示,未来将持续提供技术支持,通过野生动物保护摄像机、手持观测热像仪、穿山甲智能分析系统、人兽冲突监测系统等智能物联产品和技术,助力穿山甲监测与保护、乌禽嶂物种的繁荣与延续,以及社区生态的欣欣向荣。

如今,穿山甲已经不断通过智能检测系统被“看见”,但李成还是很期待能在野外再亲眼遇见穿山甲,他忘不了第一次与穿山甲母子面对面的那种震撼,那样真切的母爱和物种延续的力量。而随着生态的逐渐改善,李成越来越有信心。“我很自豪,能保护着穿山甲,保护这片万物生灵共同的家园,下一次相遇,应该不远!”

隐秘穿山甲被“看见”的6年,一部技术“穿山”史 

 隐秘穿山甲被“看见”的6年,一部技术“穿山”史

“擦肩而过”的李成和穿山甲,相机素材由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提供

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

雷峰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