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科大讯飞完成自己的成人礼。在8个月前,它曾因为其产品语音输入法在锤子发布会上的表现完成惊艳亮相。5个月后,在自己的年度发布会,一口气发布十几款产品。
与此同时,它一路收获满满。上榜《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7年度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挤掉BAT跻身国内排名第一的企业;入选科技部首批四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负责建设智能语音平台,另外三家平台分别为依托百度公司建设的自动驾驶平台、依托阿里云公司建设的城市大脑平台,还有依托腾讯公司建设的医疗影像开放创新平台。一时之间,科大讯飞成为与BAT比肩的企业,而11月22日的市值突破千亿更是让这种说法有力度。
这家成立超过18年的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的浪潮打来后被推向顶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不过随之而来的高估值低营收的质疑,又让它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雷锋网在了解科大讯飞的过程中,听到了最多的声音是关于它定位模糊的。外界对于科大讯飞的定位更多的是语音技术提供商,不过它在消费级的市场上也从未停止过脚步,在今年的年度发布上发布的10几款产品中有4款为ToC产品。
最初的ToC梦
上世纪90年代, 国内语音分为“南北二王”,“南”指的是中国科技大学的王仁华教授;“北”则是清华大学的王作英教授。刘庆峰正是在这个时期被选中加入了王仁华教授的人机语音通信实验室,并牵头做一个语音合成系统,该系统不但保证了音质,还具备了优良的语音自然度,合成的语句近乎“人声”,成为1998年国家“863计划”成果比赛中最为轰动的科研成果。同年,IBM发布了语音系统,首次靠说话就能让电脑完成指令,被评为当年科技界十件大事之一。
面对国内空白的语音市场,IBM、微软、英特尔、摩托罗拉等纷纷抢占布局,在中国成立研究院。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庆峰产生了创业的想法。
在获得导师首肯后,一边攻读博士学位的刘庆峰一边拉拢一批中科大校友开始创业。1999年6月,安徽硅谷天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半年后,改名科大讯飞。
创业之初,刘庆峰对于科大讯飞的定位是开发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产品,因为他认为语音技术迟早要面对大众,融入大众的生活日常中。
很快,一款名叫“畅言2000”的电脑软件问世,这是一款针对 PC 的软件,通过语音既可以有指令的操作,又可以有文本输入,第一次把手写输入的随意性和语音输入的快速性无缝整合在一起,这个软件的“成功版”卖两千块钱一套,科大讯飞在全国十几个省打广告,然后招商。
对于这款产品,刘庆峰信心十足,两三年内将带给科大讯飞10亿甚至100亿的营收。
最终,畅言2000并没有给科大讯飞10亿甚至100亿的营收,反而让这家初创仅一年的企业面临破产危机,最困难时,刘庆峰自己借钱给大家发工资。
梦想照进现实
第一款产品失利后,科大讯飞命悬一线,为此专门在巢湖半汤召开会议讨论大家的去留。 经中科大联合创始人团队的坚持,大家最终坚定初心,科大讯飞要做中国乃至全球语音产业的龙头,并对未来达成3个共识:1.人工智能产业未来有100亿的空间;2.我们能成为这个领域的No.1;3.我喜欢。
在总结畅言2000失败的时侯,科大讯飞悟出几点:一是盗版猖獗,科大讯飞正版软件刚一面世,盗版已经铺天盖地;二是因为大部分用户是老年人,操作电脑的能力很差,时常因为电脑本身的硬件问题呼叫售后服务,这推高了科大讯飞的运营成本;三是因为团队都是技术出身,缺乏建渠道做市场推广的营销经验;四是PC 已经比较好地解决了人机交互的问题,对语音的需求没那么迫切。
同时他们也得出结论,科大讯飞暂时不适合大众消费市场,只能转而攻企业级用户。
当时他们看中的是电信。2000年以后,中国电信的168电话信息平台开始铺向全国,其原本是人工录音接听,很难应付海量和动态的信息,而科大讯飞的语音合成技术,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这是一个价值上亿的订单,对于科大讯飞来说势必要拿下。
不过,电信看不上当时还是小团队的科大讯飞,而是具备整个系统集成和企业综合实力的华为。于是,科大讯飞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与华为合作,将技术嵌入到华为的系统平台上。最后,与电信的合作就这样间接的达成了。
与华为的合作模式的成功令科大讯飞在市场得到认可,中兴和联想在内的50多个企业也很快成为其合作伙伴,也吸引联想投资和英特尔在内的三家知名企业相继入股。投资方在资金、资源和经验上的助推,将科大讯飞推向了产业化的快车道。终于,在经过5年的亏损后,科大讯飞在2004年首次扭亏为盈,次年语音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2500万元,带动相关产业10亿元以上,推动语音产业进入全面爆发阶段。
2007年,科大讯飞完成股份制改造,一年后,2008年5月12日在深圳中小板上市,成为中国在校大学生创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语音产业上市企业。
裁判员还是运动员
凭借雄厚的技术储备,以及投资方的资源,科大讯飞早期在ToB和ToG的市场如鱼得水,在无线音乐市场,跟移动、电信和联通达成合作,通过拨打电话从数万首的歌曲库中快速搜索到歌曲定制彩铃;在教育市场,科大讯飞的普通话测试技术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的测评,随后在全国普通话考试中全面铺开,如今也是科大讯飞最为重视的业务,公司上万工作人员三分之一在做这块;在车载市场,与奔驰、宝马、奥迪、福特和沃尔沃等知名汽车厂商都结成了合作关系。如今,科大讯飞的产业线已经涵盖教育、司法、国安、电信、车载、医疗、智慧政府与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
不过,刘庆峰始终忘不了最初那个做消费级产品的梦想。
2010年,随着苹果Siri发布,市场掀起语音热潮,科大讯飞也再次燃起了做消费级产品的激情,先后推出灵犀语音助手、讯飞输入法、晓译翻译机、智能音箱、阿尔法蛋等产品。
2014年,科大讯飞发布“讯飞超脑”计划,正面硬杠谷歌大脑和百度大脑。借助于“讯飞超脑”,科大讯飞进一步开始寻求ToB到ToC业务的演进。去年10月科大讯飞董秘江涛曾对媒体介绍,科大讯飞的业务比例主要是B端占比80%,C端占比20%,而未来的目标是这两块的比重倒置。而刘庆峰近日也表示,2017年前三季度,科大讯飞面向消费者的业务占到约25%的营收、30%的毛利,但公司在努力加强ToC业务,目标在三年内,将ToC业务占比提升至近50%。
不过,虽然经过多年的积累,如今的市场也并不像当初那样贫瘠,以技术为导向的科大讯飞的转型之路依然并不成功。如讯飞输入法搭上了高评价低销量的锤子手机,虽然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但装载空间并不大,与此同时搜狗也组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团队,加入语音输入法的竞争行列;晓译翻译机的口碑遭遇滑铁卢,被吐槽一个App就能干的事儿非要做成硬件产品,且售价2999元,另外最重要的是外观太丑,由于销量不佳,最后只有部分政府部门采购;而最能体现科大讯飞在产品化上的问题,则属智能音箱,在国内今年才兴起智能音箱风潮的时候,科大讯飞早在三年前就与京东合作推出过叮咚智能音箱,这款产品在人机交互和外观上同样遭到诟病,三年销量勉强过10万,如今面临各大巨头的围剿,只怕最终的结局只能是退出历史的舞台,事实上也基本上没有再销售了。至今为止,实际上科大讯飞在消费级产品领域有过多次尝试,但并没有一款代表性的产品,这也是为什么外界更多的将其定义为技术提供商。
有业内人士向雷锋网表示,科大讯飞之所以在ToC的领域失利,主要原因在于其团队基因是工程师思维,而不是产品思维,其次是决策层,目前科大讯飞的第一大股东并非创始人刘庆峰,而是中国移动,持股比例为13.51%,而刘庆峰持股比例为7.92%,这直接影响整个公司的战略布局。科大讯飞的一位行业客户则向雷锋网透露,科大讯飞内部目前将大量资源投入最为公司赚钱的教育业务,而其他很多部门则只能得到很少的资源。
于是,既想转型ToC做一个营收百亿以上的大公司,又难以舍弃ToB的赚钱根基,科大讯飞开始了两条腿走路。科大讯飞对自己的认知是,即使在美国也找不到类似的公司,更像IBM和谷歌公司的组合体。而这样的认知,在业内看来是对自身定位的不确定,平台和产品往往难以两全,就像当裁判员的同时不可能当运动员,如果可以,IBM和谷歌肯定也想这么干。
与此同时,随着AlphaGo引爆的人工智能市场,在亚马逊智能音箱Echo成功落地的催化下,国内巨头BATM及新兴的创业企业如出门问、思必驰、云知声、Rokid,纷纷跳进智能语音的棋局中,这被认为人工智能离消费级用户最近的一次,谁也不会轻易放松。而科大讯飞不仅在产品上没有抢占先机,其长期建立的技术壁垒也在被一一击垮。
上周,有媒体报道国内某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手机品牌放弃了科大讯飞转投百度,引起轩然大波。这时候,更多的人知道了科大讯飞原来只有这么低的营收,根据科大讯飞披露的财报,2017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 为33.87亿元,同比增长58.1%,而净利润为1.69亿元,同比下降39.45%,再次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著名学者薛云奎质疑科大讯飞存在巨大风险,定义其为“股市上的大公司,财报上的小公司”。
虽然科大讯飞及时否认被百度抢单,不过有业内人士向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透露,科大讯飞从很早就开始将百度作为最大的竞争对手。而据有爆料称,科大讯飞已经针对性屏蔽那些使用百度语音平台DuerOS的公司,竞争已经白热化。
就像18年前想做一款营收达百亿的产品,刘庆峰对科大讯飞的定位一直都是成为国际化科技企业,在全球获得话语权。18年后,科大讯飞依然没有做出一款营收达百亿的产品,一切好像又回到了起点和原点。刘庆峰也清楚,留给科大讯飞的时间窗口不多了。
明确科大讯飞的定位,当裁判员还是运动员,这次刘庆峰是该好好思考下了。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