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资本田鸿飞:长期不能落地的区块链突破口在To G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按:本文作者是远望资本创始人田鸿飞,曾在美国Oracle长期从事互联网安全领域的公密钥管理开发。

10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随着顶层设计推动,区块链将在我国众多行业内加速落地结果。本文就从技术角度分析:为什么长期找不到应用场景的区块链技术,其应用突破口最该在政府领域?

远望资本田鸿飞:长期不能落地的区块链突破口在To G

回想在2012年时,我曾和朋友开玩笑说,如果中国真的实现了区块链数字货币,那么人类离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就不远了。因为货币每时每刻在经济体系中流通的位置和状态都可以在区块链上查询到,细到每一分钱参与过哪些交易,最终流入哪里。如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可以毫无偏差的执行,没有地方政府和个人再能粉饰信息,没有数据虚报,没人能财务造假……一切都在计划经济中有效运行。

当然这毕竟是玩笑话,因为人类的购买喜好和风险偏好不可能被数字化,因此消费端的真实需求很难用数量表现。但是,经济体系的区块链化,确实可以解决政府货币和金融规划的效率和精确问题。

目前分析中央集体学习区块链发展和趋势的文章已经很多了,由于我在美国Oracle长期从事互联网安全领域的公密钥管理开发,以前读博士学习过经济和金融学,所以我主要从技术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长期找不到应用场景的区块链技术,其应用突破口最该在政府领域?

在此必须先纠正一下,很多区块链从业者认为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和高度中心化管理的政府领域,是存在不可调和矛盾的。很多区块链从业者甚至认为,区块链和比特币是反政府和反法币的。我认为这是一种认知上的错误。

首先区块链技术是基于P2P的,没有所谓的中心服务器,但是这并不代表区块链技术是绝对去中心化的。世界上运行时间最长的区块链网络,即比特币网络,是高度控制在矿工手上的。已有大量的文章分析过,比特币的记账被集中控制在几个大矿池手中。在任意时间点,最多四个矿池就能控制50%以上的算力。

除了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证明)网络外,第二大流行的共识机制网络PoS(Proof of Stake,权益证明)更是引入了人类政治社会的代议制管理方法,将记账权利集中于超级节点手上。实质就是将权利放置在少数人手中,富者越富的局面,本身就违背了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理念。

还有拿募资发币割韭菜这个行为来说,不也是一场打着去中心化理想,却实行中心化掠夺的行径吗?区块链项目虽然可以做到运行规则公开透明,代码开源、节点信息公开,但实质却是很难做到社区治理的去中心化,绝大多数项目还是由项目方控制,而人终抵不住人性的贪婪。

那么,为什么还要说区块链技术仍然是去中心化的呢?下面解释一下透明性

区块链技术是完全透明的,所有的区块链数据都存在节点上,任何人想查看数据只需要下载客户端软件就可以查看,不需要注册和经过任何人批准,这种透明性保证了即便在区块链网络被控制在几个超级节点手中的时候,仍然能保证“去中心化”运行。

因为,在数不清的眼睛监督下,超级节点的任何作恶,想修改任何一个数据,都会被发现。用户可以用脚投票抛弃这个网络,这个区块链网络的价值可以瞬间归零,最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的就是掌控该网络的超级节点,因为他们是这个网络的最大利益拥有者。

所以,保证区块链去中心化运行的关键不是形式上的去中心化,而是区块链的透明运行机制和用户用脚投票的自由。 

理解了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区块链应用场景的突破,在于政府领域的应用而不是商业领域。

新制度经济学大师、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解释:市场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决定了公司的产生。我认为即便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和人员素质的提高,企业边界可以扩展范围很广。但是人的天性懒惰,不管是身体还是脑子上,都需要管理的介入。因此,商业企业长期来看是需要中心化管理的。正如今天开源软件Linux和Android操作系统的发展,仍然要依靠IBM和Google的全力支持。

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商业环境讲究效率,因此绝大多数的商业问题解决,利用中心化方案的效率,要远远高于去中心化的区块链解决方案。这就是为什么区块链商业落地的时候很难回答:你这样的区块链方案好像还没有我如今中心化的方案好。区块链能解决的问题,我中心化解决方案都能解决,还没有TPS短板。

但是,现代化的政府管理却基于透明管理,需要群众的监督和参与,因此区块链技术更容易在政府治理领域找到应用场景。在最高领导层讲话之前,政府没有动力做出这样的改变,现在国家做了顶层设计,一下子就为区块链的应用打开了场景。

因为在政府管理上,其管理边界同样受科技手段的限制。虽然现代通信技术让信息的传输效率大大提高,但是无法解决信息溯源和保真以及瞬间同步的问题。因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一直存在着管理上的博弈,中央政府希望得到最真实和最及时的地方信息,而地方政府只希望提供粉饰过的报告。

未来随着大众对现代化政府服务管理的透明化需求,尤其是现在电子政府的发展,正好为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应用场景,会诞生很多生动的落地应用,甚至出现多个全民型区块链应用。

而且我认为,只有依赖一个强力而有效执行的政府,才可能解决区块链大规模应用的瓶颈问题,原因有两点:

第一,政府信用将会解决区块链应用中最大的瓶颈,即如何上链的问题。

长期以来,区块链的发展受限制于物理世界的应用场景如何区块链化?即链下数据上链,比如地契、供应链金融中的仓单、食品安全领域的溯源,各种经济场景的公证工作,都需要一个节点将物理世界中的资产登记为电子世界里面的资产。

以前的设计方法是随机选择节点来认证物理世界的资产,然后多个节点多重验证,得到一个概率性的正确验证。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无法保证时间效率和工作量效率,得到的结果是一个概率性正确结果,不适应于一些专业要求高的验证领域。

而且如果有生产者从一开始就存心造假,记录上链怎么办?如果没有对链下录入者的监督机制,信息源头无法保真。所以针对链下数据的上链工作,亟需一个强力的监管者,显然只有政府有如此能力和公信力,保证上链信息的真实准确。因此区块链技术要落地,需要政府的强大执行力来保证。

第二,政府区块链的应用会解决用户或者节点的身份验证问题。

互联网的发展从匿名网络到实名社交网络,已经证明了匿名网络无法对现实经济世界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真正的应用比如电子商务需要真实的用户信息。用户和节点的身份验证需要政府来做,也只能由政府来做。

政府可率先应用区块链的十大场景

前面两点,讲了政府区块链应用如何从基础设施层面上解决区块链大规模应用的瓶颈问题。下面从具体应用层面,谈谈我认为政府可以率先应用区块链的场景:

1.政府监管科技的应用

长期以来,中央政府一直存在从地方收集数据难、慢、准确度低的问题,这为国家统计和审计造成了很大困扰。中央各职能部门之间也存在协作难的问题。

如果运用区块链技术,那么数据自动同步,取消了报表生成和上报过程中的慢、失真、失效等问题。若有人敢谎报数字,通过大数据和区块链的查验,追责很容易。所以区块链对于统计、审计、环境等监管非常有意义。

2.政府数据的公开分享

美国有国家级政府开放数据平台Data.gov,鼓励用户利用开放数据参与解决公共事务。据我所知,我国的国家信息中心也正在建设政府大数据公开标准,将会规定哪些数据可以公开,哪些不能。政府数据公开分享之后,可以为社会和民众创造出大量的商业应用价值。

所以政务信息的公开,如果能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让政务工作变得更加透明,可以使政策的实施不会受到外力的干扰。而政策制定在区块链上的可追溯性,则会让决策参与人更加的慎重负责。

同时政务信息上链,也解决了政府信息系统太过于中心化的安全问题。以往黑客只要攻入中心路由,就能造成一部分政务信息的泄漏、损坏甚至是被恶意篡改。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特性,将大幅提升政府信息的安全性,黑客们篡改某一个节点的信息是没用的。

3.金融监管领域的应用

我国的金融长期存在放则乱、管则死的问题。为了保证金融市场的有序运行,防范系统性风险,存在大量的管理制度。但是执行成本高,效率低,这和现代金融运转高效的大环境要求矛盾。如果采用区块链数据自动同步技术,将取消大量的夜间账本同步报表生成等难题。

同时在金融财务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也可以强化对于企业财务的监控。企业运营过程中发生的每一笔现金流都会在区块链账本上体现,再通过智能合约查验,有效防止企业伪造账目、虚报金融数据、洗钱造假等行为,让企业逃税避税等行为更是难上加难。真正为国家财政降本开源。 其实早在2016年,我就曾建议区块链的突破性场景应用可能会在监管科技,即所谓的RegTech。当时国家的监管机构也聘请了一些区块链专家,前来探讨如何利用监管科技监管P2P。不过后来可能发现一刀切比较容易,所以采取了对P2P的全面取缔。

4.征信数据的分享

长期以来,征信一直存在收集数据成本高,难取得,征信数据使用过程中又担心侵犯用户隐私,因此限制了征信数据的价值发挥。利用区块链的技术和内生激励机制设计,将很容易鼓励用户和场景参与方分享相关数据,共同使用数据。比如隐私数据授权访问技术。

5.供应链金融

中国商票长期未能发展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而商票未能发展主要在于商品流通环节的数据不准确和不透明。长期以来很多企业想利用区块链的交易数据不可篡改和发行激励代币鼓励认证记账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担心政策问题,这次高层讲话让这个领域的从业者放心了。

6.数字医疗、电子病历、电子处方

社保亏空和管理低效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是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原因。处于医疗体系核心的公立医院掌握了大量的优质医疗资源和医疗数据,公立医院不愿意分享医疗数据是造成社保亏空的主要原因。如果明确病历数据的所有权归属用户,利用区块链在用户、医院和社保机构之间分享病历数据和处方,那么社保机构对于公立医院的监督将大大加强。

7.商品防伪和医疗药品防伪

最近几年的疫苗问题造成了社会稳定问题。这些问题产生在疫苗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如果采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从生产、质检、入库、出库、流通、接种等各个环节进行溯源,直接找到相关责任人。

同理在食品、药品领域,上链信息无法被修改,一旦发生健康安全事件,通过溯源很容易找出问题所在。消费者再也不用担心会吃到改日期、换包装的过期食品。商家也能通过对商品保质期限的预判,加速商品的运转、流通或做促销处理。

8.提高公证的效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多经济活动以电子的形式发生,传统的基于纸质的、必须面对面的公证形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公证需要的及时性要求。如果利用区块链的多方记账,不可篡改特性,如果国家法律予以接受区块链技术的认证方法,那么将会大大降低公证成本和提高效率,减少法律诉讼成本。

9.区块链互保

互相保险由于基于社群的自律,比传统的保险运行成本低,但是长期存在核保成本高和履约风险高的问题。采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可以将核保数据存档和保证履约。

10.区块链慈善

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慈善款都存在被滥用和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慈善机构屡次爆出的腐败事件、公款挪用事件、作秀事件让我们对公益组织的信任度越来越低。如果使用区块链技术,结合身份认证技术,就很容易追踪慈善基金的发放情况,如果使用经济代币,甚至可以追踪资金的使用用途。

同样在民生领域,针对精准脱贫、养老、教育、社会救助等,区块链技术均能实现有效又有益的落地场景,为社会创造价值,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在政务领域,海关、税务、司法、不动产登记、政府项目招标等都是区块链可以落地的方向,为民众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公共服务。

可以说产业链条越长的行业,让多方协作的区块链技术就越有价值。随着产业的成长爆发,我国目前亟须的是区块链人才的培养。因为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区块链强调点对点、分布式、无状态、不确定性、加密算法、完全开源,这不同于现在绝大多数程序员擅长的编程技术,因此非常难于训练一个区块链程序员。
这需要一些走在区块链前沿的企业,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共同构建区块链产业人才培育体系。在此真诚希望,更多的政府部门能与这些前沿性企业联合起来,搭建产学研的培养体系,加速我国区块链技术人才梯队的建设,为行业大发展做好准备。


雷锋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远望资本田鸿飞:长期不能落地的区块链突破口在To G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