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国大众集团前CEO马蒂亚斯·穆勒(Matthias Mueller)和大众中国总裁海兹曼(Prof. Dr. Jochem Heizmann),在上海驾驶一辆比亚迪全新一代唐DM,于浦东机场北进场近长途客运站进口路段驾驶速度超过规定时速20%,罚款200,记6分。
穆勒的名字,在汽车界如雷贯耳。担任大众集团CEO之前穆勒曾是保时捷品牌CEO,在2015年大众“柴油门”事件后临危受命,带领大众集团度过危机,并连续两年拿下全球销量冠军。虽于今年4月卸任,但仍然是大众集团内部最顶层的高管之一。
据悉,穆勒是专程来中国试驾比亚迪全新一代唐DM,照片中这辆车是找朋友私下借的。不知道是因为唐DM 600匹的马力太过凶猛,还是因为在德国开车不限速导致的驾驶习惯,让“老司机”穆勒竟也出现了这种尴尬时刻。
这不是中国品牌第一次获得大佬的青睐了。早在今年年初,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奥本山市的克莱斯勒总部停车场,就发现过一辆比亚迪。以汽车制造业闻名的美国,专门跑到中国买了一辆中国品牌的车拿回去研究,着实令人意外。此外,对车子极为挑剔的日本人也没放过中国品牌,10月8日的出关数据显示,丰田从中国进口了6台比亚迪唐,如无例外,也是准备回去拆解研究的吧。
大众、丰田位于汽车界金字塔顶端,触角为何频频伸向中国品牌?折射出的更多是传统汽车制造商在电动化和智能化变革时代的焦虑感。
科技正在席卷着百年汽车产业,就在过去短短三年里,电动化、无人驾驶、车联网、共享出行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大多数传统汽车精英的想象。特斯拉、苹果、谷歌、华为、百度、阿里、滴滴、Uber等一大堆声名显赫的名字,进入了传统车企,把控了超过100年的汽车出行市场。汽车的产品正在发生变化,汽车的商业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车企的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正在发生变化……可怕的是,没有人能够预测出,变化的终局是什么?
大众在今年四月迎来CEO变更,赫伯特·迪斯临危受命,肩负起带领大众走出迷雾的重任。而丰田,也将重新审视自身,向曾经嗤之以鼻的新能源、自动驾驶领域大刀阔斧地投入研究。彼时的权利巨头、行业超级大佬们,已经纷纷推动变革,开始审时度势,向电动车抛出橄榄枝。以电动技术领先世界的中国企业,无疑成为首选。
不管承认与否,中国电动汽车确实已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据了解,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3年居全球第一。据行业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达到180万辆,占全球市场保有量50%以上。
此外,在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TOP10中,中国占据了四个席位,比亚迪、上海汽车、北汽新能源等成功突围。“国产车崛起”这句老生常谈的口号,应该要被应验了。
回想以前,在传统燃油车垄断市场的年代,提到国产车,更多的是廉价、低端、质量差等印象。虽然中国汽车产业产能接近全球一半水平,但是,中国的汽车产业基本上还处于代工状况。核心技术与核心部件,如高端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仍还在追赶欧美日。而且多数高端车型也只在国外生产,国内主要生产中低端车型。
但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让国产车发现“换道超车”这个路径是可行的。一方面电动汽车采用了全新的技术,国内外差距并不大,最核心的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在国内正发展迅猛,其他如无人驾驶、车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也正在形成。另一方面,最核心的硬件部分在过去的三、四年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动力锂电池,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和消费国,而且技术水平已经领先国外企业。锂电池的安全性、电动汽车的安全性、续航里程和使用的便捷程度等方面,也已经在快速解决。
事实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新能源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无论是产业链完整度,还是产业规模,都处在全球领先地位。
得益于技术的积累和政策的扶持,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换道超车”指日可待。也许正是看中了这一趋势,穆勒把目光投向了比亚迪唐,这辆现阶段代表了中国最高造车水平的新能源电动车。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雷锋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