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合格的扫地机器人,每天卯足了劲在家里不停的吸尘是必须的。不过,有时候这些小家伙也会“偷个懒”,停在那里休息一会,或者在一个地方心不在焉的来来回回,总之是没做本职工作。它们走神的时候到底在干什么?是不是在酝酿什么阴谋?这可不是反应过度,因为如果机器人不会沟通,就很难融入一些神经敏感用户的生活。
众所周知,人类在感知同类抽象情感上有很强的能力。对,这种能力就是所谓的“察言观色”,只需对望一眼,我们就能从对方的面部表情上猜出个大概。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给那些不善言辞的机器人装个“人脸”呢?原因很简单,这样会引起其他问题。好在,人类并不只通过面部表情来获取情感信号,在与其他物种交流时,我们也有自己的“小雷达”。举例来说,看狗狗摇动尾巴的姿态,我们就能知道它高不高兴。既然安“人脸”不行,那干脆给机器人安个“尾巴”得了。
几年前,曼尼托巴大学本科生 Ashish Singh 和 James E. Young 教授突发奇想,决定研究下人们能否读懂摇尾巴扫地机器人的“情感”。当然,机器人并没有情感,不过它们有工作状态。如果它表现出“高兴”了,就说明整个系统运行正常;“悲伤”则意味着内部出了问题;而“疲劳”则代表电池电量低。
此前,他们已经做了不少深度实验来探索机器人的交流方式,如让无人机飞出特殊的轨迹告诉人们它们“累了”或者“兴奋”。
他们的研究还真出了结果,2013 年两人发表论文肯定了这一设想。
“那些能胜任的‘情感接口’的零部件携带的信息必须很容易让人 get 到。”Young 说道。“作为社会动物,我们很轻松就能感知他人的情感状态。”起先,两人找了许多替代物,但最终发现“狗尾巴”才是最棒的选择。即使家中没养过猫狗的人也能通过尾巴的动作看出点端倪,因此他们将研究方向定在了这里。
尾巴的不同摇动方式
Young 表示,他们做这项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探索“外围意识”这一概念。“狗尾巴确实效果显著,当你在餐厅准备晚饭时,瞟一眼扫地机器人就知道它现在的状态。”在没有这根尾巴前,用户还要看屏幕或听声音,前者学习成本较高,后者则太扰人。
在研究开始前,两人还担心这种奇怪的混搭会干扰人们读取情感的能力。此外,不同的人群,对摇尾巴的动作是否感觉不一样呢?不过,结果显示他们多虑了,人们能毫无难度的解读出扫地机器人身上这根尾巴传递出的信号。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测试的人有的家中并没有养宠物,但他们理解起这些摇尾巴的动作完全无压力。
举例来说,不断中速垂直摇尾巴代表不屑;而如果尾巴快速的画圈圈,则表示机器人极品力尽了。无论是“害怕”、“害羞”、“高兴”还是“惊讶”,特殊的尾巴动作都能轻松传递。这可不是扫地机器人的专属,“任何与人类协同工作的机器人(包括运输、家政、战斗机器人)都能从中受益。”Young 说道。
完成了扫地机器人的研究项目后,Young 的团队已经开始将目光转向尾巴在人形机器人上的应用了。
Via. Spectrum.ieee
雷锋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