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滴滴低调上演了一场金融急行军。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AI金融评论了解到,日前滴滴低调上线了一款名为“点滴相互重大疾病互助计划”的互联网健康互助产品,截至发稿前,已有超过30000人加入其中。
而不到一个月前,滴滴通过短信低调推广新出的名为 “点滴医保·定制医疗保障” 的重疾险。一个月时间不到,滴滴金融接连两次出手,速度之快令人乍舌。
事实上,自2018年初滴滴升级成立金融事业部以来,这一年内滴滴布局金融的步伐明显加快,颇有急行军之势。
低调急行军
不同于此前蚂蚁金服“相互保”变“相互宝”的轰轰烈烈,滴滴像其他金融变现的互联网流量玩家一样,在布局金融业务时保持了一贯的低调。
这种低调一方面离不开监管趋严的大环境,另一方面也与滴滴本身争议事件频出有关,比如此次上线“点滴相互”,就有网友评论“还是先把出行主业做好再说吧”。
尽管低调,但滴滴布局金融的速度可没慢下来,尤其在过去的2018年,甚至可以说进入了“急行军”状态。公开资料显示:
2018年2月,滴滴完成了一次战略调整,将原有的曼哈顿(金融部门)升级为滴滴金融事业部,据介绍,金融事业部成立之后,业务将扩展到保险、理财、信贷、支付和汽车金融等多个维度,针对现有的滴滴乘客用户和滴滴司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
4月,滴滴低调上线一款现金贷产品“滴水贷”,正式入局消费金融领域。
6月初,滴滴暂停金桔宝理财业务,称“进行业务升级,期间暂停办理开户业务”,至今仍未恢复。据了解,金桔宝是一款类似余额宝的理财产品,2017年3月被推出。
12月6日,移动支付网报道称,滴滴上线了自有支付。
12月初,滴滴通过短信等形式低调推广新出的重疾险“点滴医保“。
12月底,滴滴上线“点滴相互”,正式布局网络互助。
从组织架构变动,到产品的接连推出与调整,不难看出近一年滴滴金融布局动作很快。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扭亏为盈一直都是压在滴滴头顶的一座大山,尤其是2018年两起顺风车恶性事件之后,滴滴无期限下架顺风车,而这块业务本来是滴滴盈利来源的重头,被砍掉之后,滴滴迫切需要拓展新的营收来源,这促使滴滴加快了金融布局步伐。
据了解,滴滴至今仍在亏损当中,仅2018年上半年净亏损就超过40亿。或许正因如此,早在2015年滴滴就已开始布局金融,至今已有三年,在理财服务、消费金融、汽车金融、保险领域、以及支付领域均有探索。几个关键性探索是:
2015年5月,滴滴快的旗下一号专车与P2P平台“点融网”合作,将专车用户的账户中增加“类余额宝”功能。
2016年3月,滴滴设立“众富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涉足汽车金融领域。
2016年6月,滴滴获中国人寿6亿美元投资,涉足保险领域。
2016年8月,有报道称滴滴在APP试驾车商城中上线了一款汽车消费金融产品—滴分期。
2017年8月,滴滴注册了重庆市西岸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为网约车司机提供“滴水贷”等贷款服务。
2017年12月,滴滴通过收购上海时园科技有限公司持有一九付100%的股权,间接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
一系列动作下来,滴滴金融大体已走完第一阶段的探索期,版图已涉及:汽车金融、保险、信贷、支付、互联网理财等领域。
2018一波三折
尽管如此,手握支付、网络小贷、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保险代理5块金融牌照的滴滴在金融变现的道路上还是遭遇了一波三折。
在互联网理财方面,主要产品金桔宝业务目前已暂停半年之久,何时回复依然未知。此前《证券日报》曾爆出滴滴对车主提现”的时间以及金额设置了,被一些车主视为变相“强迫”用钱包余额购买理财产品金桔宝。
在支付方面,据交通运输部2018年11月28日的通报显示,滴滴的顺风车产品业务资金结算模式不合规、存有资金安全风险的问题。另外曾有多家媒体报道,有多位消费者在授权免密支付后,遭遇滴滴司机加收附加费的情况。
而在与滴滴场景存在天然契合的保险领域,滴滴也面临来自多方的竞争对手、充满不确定性的金融创新和行业监管。
据了解,滴滴最契合的金融消费场景是围绕出行生态中两大核心要素“车与人”提供贷款和保险衍生业务。
其中“人”有分为司机与乘客,从早期的司机分期贷款买车,到之后逐渐扩展到向乘客甚至全社会开放,滴滴沿着这个路线探索下来,目前已上线车险、意外险、家庭财产险、旅行险、重疾险、网络健康互助等多个种类。
但同时,滴滴也面临着多方竞争,除了实力强劲的传统保险玩家之外,互联网玩家在保险领域的布局也来势汹汹。
比如在流量规模、场景多元、口碑形象方面,与微信、支付宝相比,滴滴并没有多大优势。此外还有京东、今日头条、美团等一众同期玩家,实力也都不容小觑。
而更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保险创新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有多大程度受到监管影响,充满了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