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农场”来了,农用机器人真能代替农民劳作?

无人农场,在农业领域里并不是头一次出现的事儿。农业耕作因其独特性,需要人们起早摸黑并忍受在泥土间劳作的脏累与艰辛。艰苦繁琐的工序,令机器人瞄准农业作为其目标应用领域。比如,装有感应器的无人机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因为它们能够帮助农民做出预测性的决定和计划。雷锋网获悉,在Harper Adams大学里,他们正致力于实现无人农场的想法。包括播种、养护、收割大麦等劳作流程,全部通过自主劳作机器人和无人机完成。

在Hands Free Hectare project进行期间,没有农民在田地里劳作, 一切关于农作物的播种等工序都由机器人代替。其中包括:

1, 根据大麦种子需要播种的特定深度来钻孔松土,并由自主劳作机器人控制大麦生长所需的间隔。2,在必要时,按需喷洒杀真菌剂、除草剂和化肥。3,自主收获。

由于现代农业比过去只有播种、待农作物成熟再收割的农业模式更为复杂。而如今针对农作物的不同状态、杀虫、除草、施肥的适当分量都需要依靠数据驱动去实行。在实施劳作策略之前,这一对“机器人侦察兵”组合(农用劳作机器人+无人机)不停地对田地监测。并给人们带回拍摄的田野视频样品。

在拍摄到大麦足够成熟的田野实景视频之后,无人机利用其配置的收割工具,通过工作人员的遥控对大麦进行收割。整个收割过程大概为6小时。

“无人农场”来了,农用机器人真能代替农民劳作?

每公顷田地生产出4.5公吨的麦子,明显低于人力密集型种植方式每公顷产6.8公吨麦子的平均值。参与Hands Free Hectare 项目的研究学生也表示,“这恐怕是史上最昂贵的大麦了”,据雷锋网了解,英国政府为项目提供了20万英镑的总预算。

在某种程度上,全面自动化为农业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也会带来其他直接利润。相比配置一辆大型的农用劳作车,购买一批小型并配有驾驶座的农用劳作车或许更高效,相信这或许是以后的发展趋势。这意味着要求农用劳作车必须拥有更高的精度更强的灵活性更低的生产成本以及更接地气的价格。若排除农作物对日光的需要,人们可以轻松地利用远程监控经营全天候的小型农场。

据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了解,在农业等领域里,机器人变得越来越高效、亲民。我们预测在不久以后,农业自动化将会通过常规的农作方法来实现,并保证一定的产出率和稳定性。小型移动机器人分布式传感器系统可对农作物进行人类难以实现的不间断监测,并将数据反馈给系统,由此系统能够利用位置感知判断并提供农作物所需要的对策。近些年出现的自动除草机器人Tertill等为农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无人精确农业预计会成为未来一种可行的农业解决方式 。

The Hands Free Hectare项目研究团队正期待着下一个冬季即将收获的庄稼,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忙着把春天收获的麦子酿制成The Hands Free Hectare项目的专属啤酒。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无人农场”来了,农用机器人真能代替农民劳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