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以下精选内容来源于科大讯飞旗下的微信公众号【AI研究所】(ID:IflyVoiceCloud)
如果说2016年是人工智能元年,2017年是人工智能“应用元年”,那么2018年,图像、视频和语音等交互技术的进展会让机器更加懂你。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总是令人兴奋,尤其是引领新一代科技革命的人工智能。2018年伊始,新华网安徽频道对科大讯飞执行总裁、AI大学校长胡郁进行了专访,请他跟大家一起聊聊人工智能。以下为新华网采访内容:
新华网:
如果说,2017年哪个行业最火,无疑是人工智能!日前,科大讯飞正式推出首个人工智能在线学习平台——AI大学。那么,能否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AI大学的情况?
胡郁:
AI大学诞生的基础是在我们与科大讯飞开放平台50万开发者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在技能学习、AI与产业结合以及创业中需要解决诸多问题,具有广泛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产生了创办一所大学的想法,我们正处于AI时代,又有AI的机遇,所以就把大学命名为AI大学。
AI大学是科大讯飞开放平台发起搭建的国内首个AI在线学习平台,大学的宗旨就是“学习AI,走近未来”,为所有AI群体提供学习分享和经验交流的机会,也为AI领域开发者、兴趣爱好者、专业学习群体等提供AI专业技术课程、平台运营资源、学习互动支持等服务。目前,AI大学已拥有2万名学员。
新华网:
有人把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称之为‘新时代的识字运动’,您认为这场‘新时代的识字运动’有哪些关键点?AI人才的培养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又有怎样的作用?
胡郁:
把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称之为“新时代的识字运动”是因为人类技术发展逐步从过去的能源时代,过渡到电子时代,然后又来到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发展风头正劲的就是AI,如果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AI,在AI的世界中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么,就将面临可能被时代抛弃的危机。开办AI大学的重大意义在于,让大家知晓AI的前世今生,了解需要学习什么样的基础知识,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
我们AI大学主要从三个层面去培养人才。第一,是AI的基础知识。包括AI在语音识别、图像处理以及自然语言理解方面采用什么样的算法;第二,我们要了解现在各行各业,比如教育、医疗、消费者业务、智慧城市等该如何跟AI结合,如何用AI去开启这些行业的大门,成为打开新局面的钥匙;第三,在这里,我们要学习在AI的大潮中,如何拥有创业家精神,让自己适应产业的发展去创业。
新华网:
2018年1月,教育部发文,AI、算法等进入全国高中课程,对此,您能谈谈您的看法吗?
胡郁:
在高中时期培养AI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对今后他们学习物理、化学和提高逻辑思考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也对他们大学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其实AI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AI本身是一个交叉学科,需要计算机、数学、物理和统计方面的知识综合,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AI的各项本领,有利于学生对交叉学科的使用。另一方面,AI跟人类的智能有很大关系,也与我们生理结构、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基础知识有非常强的关系,这对学生认识人类自身,比如如何思考问题,如何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具有较大帮助。我们需要认识到AI与人类特有的边界,同时找到它们的结合点,这都是思维方式的改变。
新华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您能否谈谈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发展上的布局和计划?
胡郁:
科大讯飞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很注重人力的培养,并且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人员未进公司前进行筛选,科大讯飞与国内外20多家高校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比如北大、清华、中科大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与学习AI的优秀学生建立了良好的联系。第二阶段,是当他们进入科大讯飞后,我们通过讯飞大学,把这些员工从程序员、工程师培养成管理者。我们这次开办的AI大学更广泛地面对社会上AI的开发者、爱好者甚至是学生,告诉他们什么是AI,怎么用AI编程,怎么用AI 解决问题,进行综合培养。此外,我们还积极吸引国内外一流的AI专家、学者,他们的加入直接增强了我们在AI各方面的能力。所以,科大讯飞不仅要招到能做AI的人,更重要的是如何将AI领域各种能力的人才综合在一起,打造科大讯飞的人才竞争力和人才高地。
2018,人工智能新纪元
就在刚刚过去的2月21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正式揭晓2018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10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排名第一的正是人工智能。入选榜单的人工智能技术则是:“给所有人的人工智能”。回看这份全球新兴科技领域的权威榜单,我们发现一个明显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入选榜单。
另外,在24日北京冬奥会在平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张艺谋介绍了即将在冬奥闭幕式上亮相的“北京八分钟”。他透露将有人工智能和演员一起参与表演,并通过互联网和普通中国人互动。同样,在今年的春运期间,“人工智能”也成了关键词,这是“智慧中国”在社会广泛应用中的一个缩影。我们有理由相信,2018年,中国将迎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又一新纪元!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