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3 月底,科大讯飞发布了一份令人不大满意的 2017 年度成绩单,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63.97% 并创下上市以来最大增幅的同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率却首度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这种增收未增利的状况,引起了人们对于科大讯飞在业务扩张下的业绩含金量的忧虑。
4 月 24 日凌晨,科大讯飞又发布了截至 2018 年 3 月 31 日的第一季度财报,这份财报在从某种程度上延续了其在去年年报中体现的财务和业绩发展态势。
营收与净利润之间的不平衡
财报数据显示:
科大讯飞今年一季度营收 13.97 亿元,同比增长 63 %。
净利润 8199.22 万元,同比增长 10%。
可以看到,作为财报中最为重要的两组数据,科技讯飞在第一季度的营收上的增长与其净利润的增长并不匹配,营收大增而利润提升有限,二者出于不平衡状态。对于营收方面的相对大幅度增长,科大讯飞在财报中解释称:
上述经营成果主要系公司业务拓展、销售规模扩大,教育、司法、智慧城市、消费者等业务增长所致。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了解到,与 2017 年 Q1 相比,今年一季度的科大讯飞在整个业务体系的扩张上非常明显。尤其是在 2017 年年底的年度发布会上,科大讯飞一下子发布了 AI+教育、AI + 医疗、AI + 客服等三大领域的 10 个产品,从而让科技讯飞在语音方面的 AI 技术积累迅速走向实际应用场景。
与此同时,科大讯飞在消费者业务方面的探索也在继续。
同样是在 2017 年的年度发布会上,科大讯飞发布了面向旗下晓翻译机的 1.0 Plus 操作系统,按照科大讯飞执行总裁胡郁的说法,这款翻译机在 2017 年的销量火热甚至一度脱销(虽然雷锋网得到的消息是这段产品的销量不佳,最后只有部分政府部门采购);就在前不久的 4 月 20 日,科大讯飞在第一代翻译机的基础之上又推出了第二代翻译机——晓译 2.0。而在翻译机之外,科大讯飞也在录音设备、教育类机器人、儿童手表等消费者品类方面继续布局。
科大讯飞方面总结称:
公司持续加大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生态体系构建的投入,持续加大人工智能在教育、司法、医疗、智慧城市等重点赛道的市场布局投入。
不过,业务的拓展往往意味着包括庞大的人力资源增加。科大讯飞方面表示,2018 年一季度公司员工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近 3000 人,费用成本对应增加,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期税后利润增幅,导致公司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 46.34%。
这也许可以作为科大讯飞 Q1 净利润率增长有限的其中一个原因。
然而,在科大讯飞的 Q1 净利润中,有包含非经常性损益的成分在,扣除这部分,科大讯飞在 Q1 的净利润其实比去年同期减少了 46.34%;也就是说,按照自身业务独立运行的状况,科大讯飞的 Q1 净利润其实表现很差,只有两千多万。而在上述非经常性损益中,最为惹眼的就是科大讯飞获得了来自政府补助的近 6000 万人民币,对于这笔钱的来源,科大讯飞解释称:
公司所获得的政府补助主要是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为落实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向公司拨付的基础研究经费或重点项目专项经费。
最后,这笔钱在与其他方面的收支进行冲抵之后,最终被并入到科大讯飞的最终净利润中。看起来光鲜靓丽,但却不免令人生疑:如果没有政府补助做支撑,科大讯飞 Q1 的利润表现到底及格么?
从技术到场景,还是从场景到技术?
对于科大讯飞的财务状况,著名学者薛云奎曾经有过质疑,他认为科大讯飞的发展存在着巨大风险,并用【股市上的大公司,财报上的小公司】来定义它的表现。在雷锋网看来,科大讯飞本次财报中所体现的数字似乎也有力印证了这一点。2017 年 11 月,科大讯飞的市值一度超过千亿人民币,如今虽然有所缩水,但依然是七八百亿的水平;在这样的市场预期之下,科大讯飞交出的这份答卷,似乎显得有些寒碜了。
在本次财报中,似乎是为了稳住投资者的信心,科大讯飞列出上文中提到的投入项目以及由此由此带来的净利润下降之后表示,上述投入有助于该公司提升产业领导者地位,保障未来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盈利能力;并预计今年上半年盈利 9655.52 万元至 1.5 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 -10% 至 40%。
对于可能产生变动的原因,科大讯飞特意强调称,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发展,公司还在加大产业布局和核心技术研发。
在雷锋网看来,关于语音和人工智能持续发展的说法的确没毛病,而科大讯飞的产业布局也在努力向外铺开,但是联想到科大讯飞在 To C 消费领域的困境,以及来自 BAT 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尤其是百度)的竞争丝毫没有放缓,也许这一说法更像是给自己留一个未来的台阶下。
对于科大讯飞未来的商业化之路,AI 商业化战略专家吴霁虹的看法值得借鉴。实际上,与 BAT 相比,和科大讯飞的技术转应用之路是完全不同的;BAT 切入人工智能商业或者产业是基于大数据的优势,这是符合规律的;而科大讯飞多方面坚守技术创新,业务的核心一直围绕技术层面——一方面语音对于未来的人工智能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入口;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巨头,科大讯飞用户的积累与应用场景的搭建,显得较为疏离。
一个是带着应用场景寻找技术,一个是带着技术寻找应用场景;很难说这两种模式哪个更加有效,但在 BAT 这种级别对手(尤其是百度的语音技术还采用了免费策略)的竞争之下,任何一家公司都会感到头疼。
在 4 月 24 日开盘之后,科大讯飞的股价出现了大幅度下跌,跌幅一度高达 5.06%。可见,尽管科大讯飞花了很多力气让大家相信它在业务投入方面的努力和由此带来的美好发展前景,它的投资者们还是用脚投了票。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