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是:数组+链表+红黑树
1、putVal
插入值:得到数组下标索引值,
如果数据下标处为null,则放入该位置,
如果不为空,判断key是否相等,
如果相等,则覆盖val,
如果不等,则判断节点类型是否树节点,
如果是则放入数节点中,
如果不是,即为链表,循环链表比对key值,
如果key相同则覆盖,没有相同的key则插入链表末尾,
最后取判断是否超过阀值,如果超过则扩容2倍;
数组下标:
hash: (key == null) ? 0 : (h = key.hashCode()) ^ (h >>> 16);
索引: tab[i = (n - 1) & hash])
2、resize
创建新数组,将就数组值移动到新数组中;
容量扩大2倍;
数据的位置:
(e.hash & oldCap) == 0 : 在原位置;
(e.hash & oldCap) != 0: 在原位置+旧容量;
二. 红黑树规则
- 节点分为红色或者黑色;
- 根节点必为黑色;
- 叶子节点都为黑色,且为null;
- 连接红色节点的两个子节点都为黑色(红黑树不会出现相邻的红色节点);
- 从任意节点出发,到其每个叶子节点的路径中包含相同数量的黑色节点;
- 新加入到红黑树的节点为红色节点;
文章来源: blog.csdn.net,作者:Captainxby,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链接:blog.csdn.net/chuan_zhang_ak/article/details/115037314